這架齊國車飾,明顯就是用金銀錯這種失傳工藝製作而成的文物,在後世拍賣出了六千多萬的高價。
金銀錯這種工藝,早已失傳,在歷朝歷代都很少見,更別說復刻出來了。
“哦,不愧是華爺,原來您認得這件古文物啊?那可真是太好了,寶物總算不會蒙塵了……”
賣家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青年,很瘦弱,跟電線杆似的。
但開口就不像是一般人,能說會道的樣子,也不知道為何會鬧得如此淒涼。
只不過,這些都是人家的私事,賙濟民可沒有興趣知道。
“呵呵,寶物是否蒙塵,跟我沒有關係,我只是一個二道販子而已,也是替人辦事的。”
賙濟民玩味一笑,壓根就不接對方的話。
對方不過是想加價而已,他又不傻,怎麼可能樂意?
就這個光禿禿的家庭,要說對方不急著變賣家產,誰會相信?
聽到賙濟民的話,瘦弱青年頓時尷尬一笑,連忙繼續補救,賣力誇讚著齊國車飾的珍貴之處。
這就顯得十分外行了。
文物珍貴與否,可不是賣家天花亂墜地胡說八道一通,如果是這樣,那麼賣的多半是贗品。
在古玩這一行當裡面,什麼套路都有,沒有火眼金睛,打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真正的玩家,遇到真貨,一般都是沉默寡言。
到了討價還價的階段,也不會出高價,防止賣家‘醒’了過來。
當然,賙濟民剛才脫口而出地把車飾的來歷道了出來,算是給對方一個拿捏的理由。
奈何這個青年有點愚蠢,不太熟悉古玩交易的玩法,才會像常人推銷物品一樣去推銷這件齊國車飾。
明顯就是要賤賣這件車飾。
“不急不急,我看您應該還有其他文物,要不拿出來我再看看?”
賙濟民很澹定,可對方卻有點急。
被他這麼一說,青年這才尷尬一笑,意識到自己多少有些魯莽了。
這才收拾了一下心情,然後推開了裡面的另外一個地下室。
室中室啊!
真會玩兒!
不過仔細想想也沒什麼,畢竟現在也只是六五年而已,往前推二十年,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雖然說戰火的炮彈幾乎沒有落在京城,但誰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呢?
狡兔三窟的道理,大家都懂。
有條件的家庭,誰家不會做完全的準備呢?
走進裡面的地下室,裡面還有一些黃金和古玩瓷器。
只不過,賙濟民僅僅只是掃了一眼,就嫌棄地皺眉道:
“這些東西都很不錯,不過,我們還是商量一下外面的那架車飾吧。”
瘦弱青年應該也是聽說了賙濟民喜歡收購黃金,所以才沒有把黃金拿出去外面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