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做得好,工資高,做不好,滾蛋。
秦京茹她們四女又不是擺設,時不時還會去公司查賬,宣示一下主權。
其次就是乾股的誘惑,管理層不可能不心動。
畢竟他們這些管理層,對於公司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十分清楚。
就算是拿乾股,每年的分紅,也比他們現在的工資收入還要高。
因此,由不得他們不心動。
至於說另起爐灶,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管是啟航出版社,還是蘋果日報,可都是專業性極強的公司,如何起家,如何經營到現在的規模,管理層又怎會不清楚?
離開了賙濟民給的那些點子和支撐,啟航出版社和蘋果日報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另起爐灶,那是不可能的事。
管理層都不是傻子,加上籤訂的合同裡面,還有競業協議,以史蒂文和李偉斌他們的兇殘,絕對可以讓管理層不敢輕舉妄動。
“音樂公司,或者說唱片公司到底賺不賺錢,這個可不好說了……”
單純賣唱片的話,肯定賺不了多少錢啊。
而開演唱會什麼的,只能靠其他明星了。
僅靠周清月她們幾個小傢伙,打醬油還可以,賺錢主力,那是不存在的。
“啊?為什麼?”
四女不是很理解,在她們印象中,賙濟民開公司,就沒有不賺錢的。
“開公司要賺錢,肯定需要員工很努力啊,小月她們相當歌星,肯定也是員工啊,難道你想累壞孩子們嗎?”
他這麼一說,四女這才回過神來。
可孩子們卻表示她們不怕累,還想為爸爸媽媽賺好多好多的錢。
賙濟民見狀,逗她們道:“小月你們真棒,不過爸爸問你們,賺那麼多錢,你們準備買什麼呢?”
“買好吃的,買好多好多的玩具……”
“我要買書,買衣服給爸爸媽媽穿…”
幾個孩子還是很孝順懂事的,但更多還是偏向她們自己的需求。
“好了,先不要管這些了,等到家後,爸爸教你們唱歌,好不好?”
孩子們當然是肯定的回答。
於是,她們都不樂意逛街了,吵著回家唱歌。
領著十分積極的孩子回到家,賙濟民就開始教她們唱歌了。
童年、鄉間小路、蟲兒飛等兒童歌曲,剛拿出來,孩子們就喜歡得不行。
關玲她們四女也是滿臉崇拜地看著賙濟民,這幾首歌,很不錯啊。
等賙濟民唱了一遍之後,一家人更開心了。
“爸爸,爸爸快教我們,我們也要唱……”
旁邊,吉布楚和正拿著錄影機,把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
等到孩子們長大之後,這些就是她們最寶貴的回憶了。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賙濟民都天天跑小島這邊,教小月她們唱歌。
不過,教給她們的歌曲裡面,並沒有他之前交給周清嫻她們的歌。
怎麼說呢,小月她們唱的歌曲,曲風是港臺地區的,小嫻她們唱的歌則是內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