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很不禮貌。
再說了,他更想要的還是技術,而不是蜜蜂。
儘管眼前的蜜蜂是幾位養蜂人,經過幾代人培育改良得來的優質蜜蜂,帶回空間之後,應該就可以自我工作,釀造出他想要的蜂蜜。
可,不要忘記了,房山才是最大的寶藏。
而相比這些,如何管理、如何培育蜜蜂,這是系統而漫長的技術,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
就好像是南方的袁老,改良雜交水稻,看似非常簡單,實則難如登天。
沒有幾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堅持,哪有後來畝產八百公斤的雜交水稻?
上一輩子,賙濟民還記得,當時他父親還吐槽,每年都要買雜交水稻的稻種,死貴死貴的。
可,家人建議他,可以不買的。
被他一頓臭罵:不買這些稻種,我們全家明年吃西北風嗎?
自留的稻種不是不行,而是收成確實不如買來的稻種,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了。
「兄弟,兩箱夠嗎?」王震財大氣粗,口氣很大,也十分豪爽地表示,五箱夠不夠?
旁邊的幾位養蜂人,嘴角抽搐,但還是沒有開口制止。
真是的,賙濟民可是在城裡面啊,城裡咋養蜂?鄰居怎麼看?蟄到小孩怎麼辦?
再說了,養蜂是要花蜜的,然而城裡都是人和建築,哪來的花?
「謝謝,兩箱就足夠了。」
賙濟民說的很誠懇,也十分感激。
要不是從眼前的王震手中,收購了好幾個優質的古董,讓他儲備的古董直線飆升,順便還將空間的面積擴大了十幾倍。
以前只是百畝大小的空間,現在已經是一千多畝的地方了。
如此大面積的空間,是因為能量儲存足夠了,就算接下來了幾年,收不到一件古董,他也能維持空間的運轉。
何況,他可不信自己運氣那麼差,幾年下來,一件古董都收不到。
既然面積極速擴張,那麼他打算模彷房山的環境,在空間裡面種植各種果蔬。
如此一來,肯定需要大量的蜜蜂。
原本,空間裡的蜜蜂,是足夠了。
可現在遇到了更好更優質的蜜蜂,那麼更換這個想法,就揮之不去了。
王震聞言,擺手表示小事一樁,不值一提。
賙濟民笑了笑,沒說什麼。
一個下午,他收穫了兩箱蜜蜂,還有兩桶蜂蜜、五袋板栗。
這次可謂是滿載而歸了。
來房山兩次,看過王震的生活後,賙濟民是挺羨慕的。
坐擁房山下的大農林場,資源豐富,沒事擼貓,有事也不需要他出面。
因為這處農林場的所有權是國家的,管理權是部隊的。
而這隻部隊又不是普通的部隊,大部分都是退伍老兵、殘兵,算是一個安置點。
有點類似東北國營農場,但又不完全是。
而王震的父親,之前就是這個農林場裡面的最大的那位。
所以在這裡面的老兵們,都是王震父親的老部下。
只要王震不是真的不學無術,敗壞家產,老兵們也不會說他,更不會制止。
至於擼貓、養狗這些,在農場裡面太正常了。
這麼大的農場,自然是需要人來管理的,養幾隻寵物來幫忙,很合理。
所以,賙濟民羨慕的就是對方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