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房走出來的賙濟民,看著不遠處,站在客廳門口,雙手叉腰,氣勢洶洶的丁秋楠,笑著道:
“楠楠,怎麼了?孩子們怎麼又招惹你了?”
現在已經是一九六三年六月份了,酷暑已經悄然而至。
已經四歲半的周清嫻,自從知道她小姑是在五歲的時候上學,她就纏著賙濟民,也表示要在五歲的時候上學。
換句話說,周清嫻想要在明年秋季入學讀書。
既然這樣,那麼平日裡就需要多教她讀書認字,玩鬧的時間要少一些。
這是一件好事,平時只要賙濟民有空,都會給孩子們上課,還另外給周清嫻補補課,多佈置一些作業。
但賙濟民可不是經常有空的,他畢竟還有許多工作要忙。
家裡的書房,都快要成了他的辦公室了。
一天到晚待在書房的時間,已經超過六小時了。
當然,他也不是天天都這麼忙。
自從三月份從小島回來之後,中間四月底去過一趟62小鎮,五月中旬回來後,就一直待在京城了。
丁秋楠氣呼呼地招手,等到賙濟民也來到客廳之後,她才說道:
“你看看這份試卷,這就是你女兒做的,你來評評理。”
“不就一份試卷嘛,楠楠別這麼生氣啊,不值當。”
賙濟民好笑不已,捏了捏她的小手,寬慰她幾句。
然後才拿起試卷,但也沒瞧出不對勁來。
“這試卷怎麼了?我沒看到有什麼不對啊,怎麼就惹你生氣了?”
小桌子前,幾個小屁孩跟鵪鶉似的,低頭寫作業,不敢大喘氣。
今天這情況也很簡單,那就是丁秋楠出了一份試卷,想給周清嫻測試一下。
小花菜,也就是安然,以及周清怡和小不點兩個小傢伙,也不甘示弱,表示她們也想參加。
就連周秉良這個才一歲多的小屁孩,也伊伊呀呀地說著搗亂的話,反正湊熱鬧的事,都有他的份兒。
既然孩子們熱情如此高漲,丁秋楠心想,也就多幾份試卷而已,那沒關係,就出給她們唄。
可是,等她們做完之後,丁秋楠給講解答桉的過程中,遭遇了孩子們的靈魂暴擊。
比如那道數學題目,兩個爸爸兩個兒子去地裡摘西瓜,一人摘了一個,問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看到四張試卷上,寫三個的是周清怡和小不點,寫四個的則是安然和周清嫻。
於是,賙濟民忍著笑道:
“這道題,怎麼了?”
題目是很普通的題目,但是答桉還真的又兩個。
“怎麼了?我說答桉是四個,你女兒就說不是四個,而是三個。”
丁秋楠依然很生氣,胸口不停地起伏,顯然很是氣不過啊。
“我就問她為什麼,還跟你女兒解釋清楚了,兩個爸爸和兩個兒子,這裡是四個人,而不是三個人!可是你知道你女兒怎麼說的嗎?”
“怎麼說?”賙濟民也很好奇,還看了看周清怡和小不點,兩個小傢伙露出燦爛的笑容,可隨後就害怕地低頭了。
因為丁秋楠瞪大眼睛看著她們倆呢。
“還怎麼說?”丁秋楠學著當時周清怡的樣子,伸出一個巴掌道:
“你女兒說了,大拇指是爺爺,食指是爸爸,中指是小不點,這裡面不是包含了兩個爸爸和兩個兒子嗎?所以就是三個呀!”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