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穩定的環境,根本無法開展工作。
一個月後,整個駐地也迎來了新生。
現在瞧著,有了小鎮的規模大小。
連衛生院都建起來了,電路也拉起來了。
就地取材,應用的赫然是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
駐地新來了不少七級和八級工人,這些人都是整個駐地建設工作加快的保障。
很多器材的打造都全靠他們。
去年賙濟民他們挖的土窯,已經變成了鍊鋼爐。
戈壁灘上,最不缺的就是鐵礦石了。
十多公里外就有一個露天的小鐵礦,由大頭兵們運輸回來,然後放到鍊鋼爐進行冶煉。
七級八級工人當普通工人使用,進行鋼鐵冶煉,也就沙漠這邊,才敢這麼奢侈。
“領導,這片土地可以慢慢擴建,以後就當做是我們這裡的能量來源了。”
賙濟民指著眼前的一大片沙漠,笑著說道。
老林撇撇嘴,“你慢慢做夢吧,我就不陪你在這裡吹冷風了。”
眼前一大片沙漠,能夠幹嘛?
再說了,光伏發電需要不少太陽能電池和光伏板,但這些東西,哪樣不需要錢和人?
還能量來源呢,簡直痴心妄想。
大沙漠,啥也沒有,供應給駐地還行,大規模製造光伏電板?
想屁吃呢!
沙漠駐地,計算機小組辦公室。
剛忙完自己手上工作的李雨竹,來到了隔壁的計算機辦公室,早就聽說這裡一直在建造內地第一臺自主創新的計算機,一直都沒機會過來看看,今天說什麼也要瞧一瞧。
她是在計算小組辦公室工作,平日裡就是負責一些複雜的科研資料的處理和分析。
跟計算機辦公室,很近,就一牆之隔而已。
透過窗戶,她可以看到裡面的人在忙碌當中。
但具體在幹嘛,她完全看不懂。
兩個專案都在附近,可兩邊的人卻少有打交道的。
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所以計算小組這群人都很高傲,在隔壁的計算機小組,總是帶著高傲的心態對待。
而搞計算機發明的這群人,天生就是孤獨的一群人。
因為現在壓根兒沒人能懂他們到底在幹嘛。
在計算機剛起步的內地,確實沒人知道他們到底在幹嘛。
賙濟民坐鎮第一線,忙碌著計算機的各項配件的製造工作。
想要一部到位,造一臺八十年代的計算機,難度實在太大了。
光是電腦顯示器,賙濟民就弄壞了三臺彩電,拆掉了不少零配件,這才粗製了一臺計算器顯示屏出來。
主機的打造是最難的,特別是儲存器、處理器等的建造,最是麻煩。
“不合格!”
看了看八級工老費遞過來的零配件,賙濟民測量了一下,直接否了。
“差了零點七毫米,費師傅,下次再接再厲吧。”
老費聞言,滿臉苦澀,“周組長,您這標準太嚴格了,這樣搞下去,我們這幫八級工,估計都沒人能完成您的任務啊。”
“不可能,外國人能做到,憑什麼我們做不到?”賙濟民搖頭,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