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北大和清華兩所學校的教授們過來了。
還沒坐下來,他就被對面的幾名教授的激動眼神給弄懵圈了。
大哥們,別這麼看著我,我不搞基呀!
隨後一交流,才知道他們之所以激動,是因為他剛才的舉動。
很有可能推動計算機在內地的發展與進步,邁向一個新的大臺階。
“別這麼說,我之所以這麼做,也不單純是為了清華北大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其實是我自己想偷懶。”
他如此謙虛的一句話,引得大家對他充滿好感的同時,也紛紛大笑起來。
正推門進來的老林聞言,笑罵道:
“他沒說錯,他就是太懶了。不過,我希望他能更懶一些,發明創造更多技術出來…”
說罷,技術論證會議,便開始了。
前面是技術前景,講給領導們聽的,俗稱畫餅。
但又不完全是畫餅,畢竟計算機這東西,賙濟民可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空間裡還有電腦這種實物呢。
只不過,計算機這東西,太依賴龐大且健全的工業體系了。
以當前國家剛剛完備的工業基礎,還是別想一口吃成胖子了。
腳踏實地,慢慢幹活!
&n公司的7090這一款全電晶體計算機,很多大學生都有購買呢。
幾年前,中科院也彷制了一臺計算機,叫103計算機。
運算速度是每秒三十次,算上其他單位彷制的,總共生產了49臺。
這就是現階段,內地的計算機水平。
&n公司的7090計算機,每秒鐘可以執行十萬條指令。
這巨大的差距,簡直令人窒息。
形式如此嚴峻複雜,怎麼辦?
當然是奮起直追咯。
領導們都很支援,主要是賙濟民的大餅畫的好。
他沒有選擇彷制國外的計算機,而是直接一步到位,造一臺八十年代左右的計算機。
相關的工業基礎,沒有一兩年,肯定做不到的。
造這麼一臺計算機,從技術上面來說,很難。
現階段,內地只有中科院的部分研究員,才有這方面的經驗。
而且相比103計算機,賙濟民想要造的這臺計算機,二者之間有三十多年的技術代差。
因此,當教授們看到他公佈的部分技術資料,直接驚呼了起來。
一個個都認為不可思議,天馬行空的想法,無與倫比的美妙等等。
旁聽的老林等領導們,都看得目瞪口呆,真的有這麼好?
他們都不是很懂技術,對計算機更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是咋回事。
但參與過103計算機設計與研發的教授們,可太懂這些技術了。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