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製作方法簡單,難的是如何燒製。
然鵝駐地裡,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知識分子和動手的人。
在方九純的帶領下,玻璃燒製工作進展迅勐。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燒製了不少玻璃。
“周科員,現在都有這麼多玻璃了,您還沒說這些玻璃要用來幹嘛呢?”
進入秋天,駐地的晚上,已經是零下了。
冷得很。
士兵哈著氣,跟賙濟民聊著天,十分好奇地詢問。
後者笑著搖頭,只說拭目以待吧。
沒幾天的時間,賙濟民便開始對菜地動手了。
已經漚肥了幾個月的菜地,現在的面積都超過兩畝大小了。
菜地四周,還搭建了不少石頭牆。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給這個菜地蓋上玻璃頂,然後供熱,種菜!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他想幹嘛。
一眾沉浸在科研任務中的大老們,聽到這個訊息,頓時笑了。
這個賙濟民,就知道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轉眼,已經是冬天了。
白天氣溫回升,能到達十多度,很舒爽。
到了晚上,卻是零下十幾二十度,能把人凍死。
建造了石頭屋的賙濟民家,卻溫暖如春。
因為牆體很厚,外面的風和雪,根本進不來。
只需在屋裡燒著炕,那就很暖和了。
大冷天,吃著火鍋,還有各類蔬菜、肉等,這小日子,別太爽啊。
雖然說這裡人跡罕至,但能吃上一口香噴噴的飯菜,那可是太享受了。
就算在城市裡,這樣的生活,也很少見呢。
從夏天進入沙漠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年時間了。
而科研專案,到現在才走了不到百分之三,很多試錯和不必要的步驟,拖慢了整體進展。
從最開始的小透明,到現在,賙濟民在駐地這邊,也算小有名氣了。
雖說依然沒什麼話語權,但仗著兩口水井、土窯和玻璃大棚菜地,在很多人心中,賙濟民也是一個能人。
這天的會議上,賙濟民厭倦了繁複的計算工作,提出了能不能搞一臺機器來代替這些工作?
“哪裡來的機器?”
“我們不是有電腦麼?”
“屁,那玩意兒我都看過了,基本上沒什麼用,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還行,稍微複雜一些,就不可以了。”
簡單的幾句對話,計算小組的組長董文斌就否決了賙濟民的提議。
後者爭鋒相對,表示那些小學生的玩意兒,當然不行了,但換一臺好一點的不就可以了嗎?
沒錢!
就兩個字,直接把賙濟民給打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