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理論基礎遠不如方孝儒厚實,同樣的內容說出來,生員們只覺的枯燥無味,乏善可陳。
好在朱允炆喝的有些多了,被風一吹有些頭痛:
“今日就說到這裡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助益,本宮就先回去歇息了。”
“多謝殿下指教,學生銘感五內,殿下慢走。”
看著朱允炆在內侍的攙扶下,一搖一晃的離去,這些生員心中莫名的冒出兩個字——草包。
與此同時,應天皇宮御書房內。
老朱看著眼前站著的幾人,笑著說道:
“雖然此事明日才要在朝會上討論,但咱先給諸位愛卿說一聲。”
“本朝恩科有所不同,由張庭蘭、翟善、任亨泰三位愛卿主考。”
幾人默然點點頭,沒什麼異議。
他們三人都掛著翰林院學士之名。
但這三人一個御史大夫,一個禮部尚書,還有一個是吏部天官。
足見老朱對這次恩科的重視。
“李仕魯。”
“臣在。”
“這次科舉,咱命你為糾察,專司糾舉不法事,有先斬後奏之權。”
老朱笑看李仕魯:“宗孔,你可莫要讓咱失望啊。”
“是,必不負陛下所託。”
如此,二月會試大考的主考名單就定了下來。
雖然次日才在朝會商議。
但由張庭蘭、翟善、任亨泰為主考,李仕魯監察的主考團隊,就被老朱在此定下。
幾人離開御書房後直奔翰林院。
主考團隊定下了,但是參考的官員名單還需逐一擬定。
不過這些人無外乎都是翰林院的官員。
張庭蘭有些憂心忡忡。
這次這麼大的陣仗,想要從中為自己人牟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前段時間的福建鄉試,玄武書院拔得頭籌的訊息,猶自縈繞在心間。
“蘇謹這傢伙...這一次不會又出什麼么蛾子吧?”
“不會不會,一定不會!”
他拼命搖頭,把這可怕的想法從腦海中驅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