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更是有苦難言。
他身邊可不都是親信。
你朱老四一來,老子就帶著大軍投降,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畢竟,他可不是李景隆。
雖然現在的局勢已經一邊倒向朱棣,但徐輝祖得為家裡人想想。
他在這裡投降不要緊,但在應天的家人呢?
老徐家剩下的人可不多了,老弟一家子也在應天呢。
萬一朱允炆惱羞成怒,臨嗝屁之際想拖幾個墊背的,一道聖旨就能要了他一家老幼的命。
“大師!”
姚廣孝原本一直在盯著郭英大軍動向。
自郭英調兵退入安肅後,他立即來和朱棣匯合。
“你帶兵在馬水口牽制徐輝祖,我得走了。”
姚廣孝聞言點點頭:“貧僧遵旨。”
“不知王爺還有什麼囑咐?”
朱棣笑笑:“沒什麼囑咐,我給你留下一萬大軍,你盯著他就行了,不用打。”
“貧僧明白。”
對於現在的局勢,姚廣孝心裡門清。
別說朱棣只給他留下一萬大軍,就算只有幾千,他也不怕徐輝祖動手。
這一萬大軍,與其說是軍隊,倒不如說是朱棣留給姚廣孝的護衛。
“對了王爺”,姚廣孝拿出一沓子信件:
“這是北平、保定、河間諸府,以及薊州那邊來的信。”
抽出信箋隨意瞅了幾眼,朱棣露出心知肚明的冷笑:
“孤起事的時候,一個個恨不得把頭都縮排龜殼裡,現在倒想出來表忠心,分天下了?”
姚廣孝卻皺著眉頭:“這些士族雖然是牆頭草,但畢竟在地方紮根百年,不可不顧慮啊。”
“怕什麼?”
朱棣眼神冷峻:“孤能打得下江山,就不怕這些跳樑小醜。”
“那您的意思是...”
“先不用管他們,留中不理,一切等大事定了再說。”
“是,那貧僧去了。”
離開馬水口的路上,朱棣的眉頭也開始皺著。
豪言壯語放的容易,但這些士族確實令人頭痛。
“等見到謹弟再說吧,說不定他有主意。”
徐輝祖看到朱棣只留下一萬大軍就走,立時明白了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