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善一愣,旋即明白這是陛下準備‘分功’。
燕王朱棣說破大天也不過數千兵馬,朝廷幾十萬大軍撲過去,還不立即飛灰湮滅?
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什麼計策都是扯淡。
陛下之所以得知朱棣謀反後氣急敗壞,更多的原因是覺得失了面子,而不是擔心。
現在齊泰推薦耿炳文為西路大帥,那東路自然就要照顧照顧自己,
看來這麼大的軍功,陛下也不願齊泰一家獨享啊。
翟善心領神會:“陛下,臣以為齊大人此策萬全,沒什麼好補充的,不過東路大帥的人選,臣倒是有一個。”
“說說看。”
“左軍都督同知,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嗯...”
朱允炆指節在龍椅上不停敲擊,默默思量。
李景隆此人他倒是信得過,是皇爺爺的外甥李文忠的兒子,說來也算皇親。
不過他這個皇親一向低調,和武勳、文官之間的關係都還算好,談不上傾向誰。
自己即位後,李景隆很少在朝中露面,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府裡,就是在營中練兵。
“李景隆嗎...嗯,可以,就他了。”
“陳六安,宣李景隆回京受命。”
“奴婢遵旨。”
他之所以敢用李景隆,是因為他已經襲爵曹國公。
背叛朝廷投奔朱棣,對李景隆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就算朱棣當了皇帝,難道還能給他封個一字並肩王不成?
最多也還是個國公罷了。
既然都是國公,那他有病才會背叛自己,轉而去幫實力低微的朱棣。
“王純州,朕命你即日準備平叛大軍糧草。”
“臣遵旨!”
“齊泰,兵部準備好甲冑和武器,此戰務必一舉而下!”
“臣遵旨!”
“既如此,五日之後,大軍立即北伐!”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