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了?”**“是。”**孫健震努力想從劉觀的臉上看出些什麼,但除了古井無波,看不出喜怒的臉色外,只有陰鬱。**自元騰平死於亂民之手後,都臺的狀態就越來越陰翳。**“很好,告訴那些人,可以動手了。”**“是。”**“這件事很重要,你親自跑一趟陳州,務必要在第一時間拿到證據,決不能假於人手。”**“下官明白。”**“嗯。”**劉觀的眼眸微微抬起,渾濁的目光背後,閃爍著濃濃的野心:**“如今蘇根生已被下了詔獄,魏圭也被押回,只要能把路確的案子坐實,童福山、許圭定會被陛下解回,沒了朋黨的蘇賊,不足為懼。”**“下官明白,必為我輩奮力。”**“奮力是好的,但若是沒有獎懲,豈不令人寒心?”**劉觀扯著嘴角笑笑,只是笑起來的樣子有些滲人:“不出意外,蘇賊倒後,楊士奇之流朋黨必被株連,本官很可能會被陛下召進內閣主事。”**孫健震眼睛一亮,自然明白其後的深意:“當真?”**“**不離十吧”,劉觀笑笑:“都察院還是需要靠得住的人來坐鎮的,爾當自勉之。”**“下官,一定不辱使命!”**“去吧”,劉觀長嘆一口氣:“這內閣的天啊,是要變一變了,總不能一直被奸佞把著吧?皇帝需要的是忠諫之臣,而不是一味的順從...”**在此之前,劉觀早為孫健震請好了旨意,當日就備馬北上河南陳州。**最近這段日子,劉觀覺得好像老天爺都站在了他這一邊。**陛下納諫如流,自己上的奏疏少有被陛下駁斥的,哪怕直言犯諫,陛下也能虛心納之。**在劉觀的心中,他已經將自己比作魏徵、包拯,認為自己就是大明的魏玄成。**現在只需要把陛下身邊那個最大的饞臣幹掉,就能還大明,還士族,還天下讀書人一片朗朗晴空。**明時的河南並沒有那麼大,分為數個府治,陳州就歸開封府治,也就是淮陽。**永樂元年,路確奉陛下與恩師之命,往河南、開封、南陽諸府,辦蒙學、納生員。**其實蘇謹的手段並未那麼激進,一上來就搞完全的教育改革。**他所辦的蒙學,仍是以經義為主,然後將明算、明法等科,和他的一些實用知識相結合後,再進行教學。**最初,蘇謹也對古人的科舉有很多誤解,認為他們就是死讀書、讀死書,一點實用的都不學。**可真的等他來到這個時代,才明白古人並沒有他想的那麼菜。**在唐朝的時候,科舉就不僅僅是經義這一條路,還有明法、明算等很多科。**其主要就是為朝廷吸納各種專業人才,比如明法,就是主考生員對唐律的理解,明算顧名思義,就是培養數數人才。**只不過到了後來,科舉慢慢被士族門閥壟斷,明算等科漸漸形同虛設。**大明建國以後,朱元璋也不是一味的要求學子去讀四書五經。**他在國子監開設的學科,很多就是十分專業且系統的,對各行各業的學習。**其中還包括農學等等學科,旨在教會這些未來的官員,到了地方別連地是怎麼種的都不知道,那還能當個屁的好官?**只不過朱允炆登基以後,國子監也徹底淪為只講四書五經,其他均被摒棄的清談之所。**蘇謹要做的,不過是將老朱留下的那點東西拾起來,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再結合自己圖書館的知識,成立改良後的書院。**這家書院的主要目的,不是改變學習的內容,而是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他心裡清楚,要想不被士族壟斷知識,最終形成門閥,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全天下百姓提供學習的機會。**雖然自宋以來,科舉就不再是士族獨斷的晉升之路,但往往現實決定,能讀書中舉的,家境一般都不會太差。**畢竟,要供養一個脫產學習的生員,可能舉一家之力都做不到。**所以蘇謹的策略就是數道並舉,鼓勵開荒,推廣新種,增收增產,促進貿易,想盡一切辦法,增加百姓收入。**這方面,魏圭和陳亞做的一直都不錯,僅僅用了一年,就已頗見成效。**而另一方面,則是要求各府各州,至少在州一級的治市,至少建立一家免費的蒙學堂。**學堂不止全免學生學費,還免費提供早中兩餐。**如果家裡住的遠的,還提供宿舍免費入住,且包一日三餐。**一面想辦法給百姓增收,一面又給他們減免學習的成本,成效自然很高。**但他的成效越高,那些士族就越坐不住。**隨著玉米、土豆、紅薯這些高產作物流入,不管這些東西好吃不好吃,至少百姓在土裡刨出來的食物,能讓他們墊飽肚子之餘,還能有些富餘補貼家用。**這也意味著,士族想透過飢餓、災荒,大肆放貸從而兼併土地的美夢,一點一點被敲的粉碎。**況且,隨著高產作物不斷種下、生長、收穫,土地也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以往需要三畝地,可能才夠一家老小吃個半飽,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半,甚至更少的土地,就能讓全家吃飽。**這些,還只是觸犯了他們的當時利益。**但學制改革,無疑是舉著鋤頭,不,按照蘇謹推廣的速度,這已經不是舉著鋤頭,而是拿著大炮轟他們的祖墳。**現在大明朝堂的官員,以兩淮、江西一帶的最多,是為什麼?**除了受這些地方學風影響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肥沃,是養育士族的沃土。**可是照著蘇謹這樣搞下去,不出十年,士族子弟的人數就會越來越少。**而取而代之的,就是他們以往瞧不上的泥腿子,和那些狗一樣的小農戶。**這樣的矛盾,絕不是相互退讓一步就能解決的,註定是不死不休的結局。**之前,路確的推廣任務完成的還算順利,畢竟越靠近應天的地方,掌控力就越強。**但隨著他漸漸遠離京城,剛到河南的地界,阻力就接二連三的接踵而至。**直到他到了開封府後,積壓已久的矛盾,終於在這片土地上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