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忍不住感慨道:“這句話說的真好,就是不知道這新衙門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你是來兌錢的嗎?”
櫃檯前,一名身穿綠色官袍的戶部小官吏問道:“要是兌錢就近前來!”
景清沒有任何猶豫,走了過去,說道:“聽說朝廷給百姓兌換寶鈔,我這有二百文寶鈔,不知是否可以換成二百文銅錢!”
說罷,將皺巴巴的寶鈔遞了過去,官吏說道:“當然可以!”
說完,拿著寶鈔看了起來,確認無誤後,問道:“叫什麼名字,哪裡人士,什麼戶籍,做何營生?”
景清一一作答,聽到他是今年恩科殿試的學子,夏原吉站了起來,看他一眼,立馬吩咐戶部官員調取魚鱗黃冊,檢視真實身份。
櫃檯後面放著密密麻麻的戶籍黃冊,包含大明各府州縣所有的百姓戶口,由於寶鈔衙門是在應天府試行,所以調取陝西的戶籍費了些時間。
沒一會兒,官吏將景清的戶籍調了出來,上面寫著,景清,原陝西邠州宜祿驛人,自幼父母雙亡,寄養在陝西真寧縣辛莊裡寨子村外祖母家中,入真寧籍,,,
再次確認無誤後,官吏問道:“你要新寶鈔還是要銀子?”
景清一愣,立馬說道:“自然要銀子!”
官吏點頭,立馬取來幾粒碎銀子,稱重後交給景清,並在簿子上登記,隨後直接將這種舊寶鈔放在一旁的筐裡。
當然,這些只是在應天府試行,如果順利的話會推行到全國的。
寶鈔衙門只給有戶籍的百姓兌換銀子,無論是哪種戶籍,哪怕是賤籍都可以,但沒有戶籍的流民就無法兌換了。
天災人禍不斷,大明境內的流民還是有不少的,朱雄英也想到了這一點,等到時機成熟,就要考慮流民移民之事了。
拿刀碎銀的景清笑呵呵的走了出去,對著外面的百姓喊道:“百姓們,衙門沒有騙人,每人都可以兌換二兩銀子,趕緊拿寶鈔去換吧,去晚了就沒了!”
這傢伙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
此話一出,百姓立馬瘋了一般衝了進去,進去就喊著要換銀子,由於太過擁擠,整個櫃檯都在不斷晃動。
夏原吉早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立馬吩咐二十名衙役出去維護秩序,所有人排隊兌錢,有敢插隊大聲喧譁者,一律趕出去。
一上午過去了,只有拿寶鈔換銀子的,卻不見有人拿銀子換寶鈔的,更沒有一個人來存錢。
望著開開心心兌錢而走的百姓,夏原吉心中很是欣慰,這些錢夠他們一家老小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可他又有些擔憂起來。
如果只有換銀子的,沒有存銀子的,這一百萬兩銀子不出三天就會全部兌出去,到時候寶鈔衙門就會陷入兩難的地步。
看似夏原吉成了太孫儲君的人,以後可以平步青雲,其實他擔的風險很大,當初他可是拿腦袋向皇帝保證的,如果寶鈔衙門失敗了,太孫不會有任何責任,這個鍋只有他夏原吉自己來背。
這不僅是讓朝廷白白損失一百萬兩銀子,更重要的是,會讓朝廷失信於百姓,到時候洪武爺一定饒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