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艦隊,以及太陽系內防禦體系,都還處於建造階段,為了加快建造進度,華夏文明大規模的使用了可以自我繁殖的半智慧機械,將太陽系內的部分天體拆解掉作為建設的原材料。
比如拆解了部分水星,建造了環太陽加速軌道,還有覆蓋六分之一表面積的能源汲取裝置。
在八大行星的軌道上,也都各自建有強大的防禦進攻設施,在外太陽系,更是把能找到的稍大點的天體都給利用上了。
地球更是防禦體系中的重中之重,地球的衛星——月亮,終於還是沒能逃脫人類的魔爪,計劃中,將被整個改造成了全副武裝的太空堡壘。
還別說,月球那堅固的岩石殼體,和內部多處中空的結構,簡直就是量身打造好的堡壘,改造起來都省事得多。
改造後的月球,將有著一層平均厚度幾十千米的超硬合金裝甲,在太空中,變得閃閃發亮起來,再在地球上的夜晚看月亮,都會被亮瞎眼。
而火星更加倒黴,為了建造最重要的環地球防禦圈,和華夏文明的宇宙艦隊,火星直接會被拆掉了一小半的體積,身形將縮小一大圈。
因為地球上的鳥蟲最初來自火星,所以在拆解火星時,還特意用女媧號上的生命檢測儀,對整個火星sǎo&niáo了許多遍,確定沒有任何生命存在,才開始了拆解工作。
不得不說,千年前那條火星考察船上的宇航員,可真是個作死小能手,僅僅拿回地球了一塊火星岩石,就從整個火星億萬萬塊石頭中,挑中了帶有沉眠鳥蟲的那塊。
在拆解火星的過程中,華夏文明還發現了火星上曾經具有文明的痕跡,可惜時代太久遠了,而且那個文明毀滅的也比較徹底,總之沒找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
劉星辰從火星找到的一些殘餘的遺蹟上,判定出火星上曾經存在一個能量文明,不過文明等級不高,僅多剛剛成為初級文明,不然也不會被鳥蟲覆滅了。
於是華夏文明資料庫中,多了能量文明這一科學分支,和火星文明遺蹟中發掘出的幾樣物品,曾經存在的火星人,對人類的貢獻也就僅此為止了,可能它們毀掉外星生物文明在太陽系的星門,也是一個貢獻吧,不過沒人知道這點。
在大規模使用半智慧的工程機械人的情況下,儘管華夏文明人員稀少,建設速度卻一點也不慢。
預計只需要五年左右,華夏文明就能將規劃中的艦隊、太陽系防禦體系以及新太空城全部建造完成,剩下的時間就是研究科技,發展,磨合,訓練,然後靜等敵人的到來了。
所謂的半智慧機械人,就是那些不具備獨立思考,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智慧機械人,它們只能按照預定的程式執行,和已有的資料進行判斷操作,它們的學習知識補充完善資料庫,並不能想真正智慧一樣能夠聯想、創造。
這些半智慧機器人被華夏文明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生產建設中,它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和危險的作業中徹底解放出來,戰爭中它們充當炮灰,代替普通士兵消耗敵人的火力。
有了各種機械的應用,華夏文明的所有人們,都從為了獲取進本生存資源,而必須進行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也就是說一個人即使他什麼都不做,也可以衣食無憂。
當然,為了調動人們從事更高階工作的積極性,什麼都不做的人,生活水平肯定不高。
事實上,在現在華夏文明中,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閒著,每個人除了工作或演習外,都要輪流進入加強補習班學習。
因為隨著文明發展,繼軍事人員之後,科技工作人員成了最大的缺口,而那些僅僅掌握了一鼎基礎的人們顯然還得繼續加強學習,深造後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劉星辰ti ng的科技中,大部分都是一級文明的,但也不乏2級乃至3級文明才能掌握的科技,目前華夏文明只掌握了極少數的一部分,許多基礎學科都是空白的。
儘管半智慧工程機器人可以按照原定程式,將這些技術都用出來,可是沒有人知道它的原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做,這就導致了即便東西造出來了,也發揮不出它應有的功能。
要想破解並掌握這些技術,就得需要大量的科學工作者,單靠現今科學院裡的那不到一千位科學家是遠遠不夠的。
當初科學院眾人,在知道核心理論的情況下,破解一個2級文明中最基礎的力場控制技術,都耗費了三個月之久,這就是因為科學基礎缺失太嚴重了,技術涉及每一個方面都需要從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