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下來加入銀聯的方略後,華夏文明很快就向銀聯的外交團表示同意加入,接下來華夏相關的負責人就加入後的詳細問題,跟銀聯的代表進行談判。
華夏這邊在銀聯的條件基礎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獲得包括技術許可權在內的其他最高許可權、支配更大範圍的疆域,同時還要求銀聯先兌現條件才會拿出自己的技術資料。
銀聯當然不可能全都同意,即便他們準備著拿到華夏文明的技術後,再找藉口收回大部分條件,也不能現在什麼都答應下來,那樣反而會引起華夏的懷疑。
雙方就此進行了長時間的論戰,最終提出了一個都可以接受的章程。
華夏文明獲得了除技術共享方面的最高許可權以外,其他方面的許可權也都是僅次於最高許可權的高階許可權。
以往新加入銀聯的三級文明除了一個執行文明席位外,所有的許可權都是低階許可權,需要用銀聯的貢獻來提升。
銀聯的各種許可權直接關係到在銀聯內的利益和地位,可不是那麼容易提升上來的,近三百萬年以來新加入銀聯的兩個三級文明,至今都還無法將所有的許可權都提升到高階,只有三個銀聯最初的創始文明才一開始就是最高許可權。
現在華夏文明一加入就能獲得僅次於幾個創始文明的許可權,可見銀聯是如何迫切想得到華夏文明手中的技術。
除了各種許可權外,華夏文明還將被銀聯承認擁有以現在疆域為核心,半徑一千五百光年範圍內星空的支配權。
當然華夏文明也要做出讓步,需要先提供所有技術資料索引和部分資料,銀聯事先對這些資料進行記錄和評估,然後再向華夏文明變現約定的條件,最後華夏在將完整的技術資料交予銀聯。
如果華夏文明最後提供的技術資料與索引不同,銀聯就就將視情況收回華夏的許可權和管理的疆域,雙方也就此達成了共識。
其實銀聯真正看重的是華夏文手中那種進行無條件超距傳送的技術,對於華夏文明的三級科技並不怎麼在意,他們只要確定華夏手中真的有這種技術並且會拿出來,就達到目的了。
儘管如此,華夏文明也不準備將交出自己現有科技體系的全部資料,因為那樣會被銀聯得知自家的特點容易被針對性破解。
雖說加入了銀聯,華夏文明也不會真的就將自己當做銀聯的一部分,未來與銀聯發生決裂是一定的。
事實上銀聯本身就不是一個整體,也是存在著不同的小團體,其中尤以創世文明與後來加入的文明之間涇渭明顯,這點在跟他們的外交團接觸中就能感覺出來,他們聚合在一起說白了也是為了利益。
交付銀聯的全套技術資料是劉星辰提供的,得自於他穿越前隨手毀滅的一個三級文明,那個文明專精於機械方面,其科學體系非常的大眾化,什麼都中規中矩沒有多少亮點,正好有些符合華夏文明一開始的表現。
至於關於跨越超距空間方面的技術,則是從中級文明的科技體系中拿出了一種差不多的技術,一同交於銀聯,劉星辰毫不擔心銀聯的這些文明能夠從這一技術上研究出什麼,進而突破為中級文明。
中級文明可不是那麼好突破的,他們的科技與初級文明可以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沒有達到那一高度的科技文明,是不可能憑藉一種中級文明的技術就能研究出什麼來的,僅多能做到可以用但不知道任何原理。
銀聯得到華夏文明提供的資料後就讓相關人員進行了分析研究,他們很快發現華夏文明的科技體系很一般,並且與那份超級科技並無關聯,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們對華夏文明的疑慮。
同時銀聯還發現華夏文明竟然毫無保留的將全套科技資料都拿了出來,這讓他們覺得華夏文明也不像其表現上的那麼奸滑。
交付了科技索引和部分資料,華夏文明就算是加入了銀聯,經過一系列表面程式後成為了泛銀河星際資源共同體的第十四個執行文明。
接下來華夏文明並沒有急著將索引上的科技資料都交出去,而是開始接受銀聯所許諾的可管理疆域,這些疆域可不是說給你就是你的了,要想行駛權力是需要進行實際控制的,不然也就是一句空話。
銀聯的其他執行文明倒也比較理解,反正就差這臨門一腳了,華夏文明急於接受地盤反而說明他們確實想把手中的技術交出來,不然就是拿到的地盤銀聯也有足夠的理由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