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喆解釋道:“是一位名叫金庸的鄉下學究,已經去世多年了。他留下了幾部書稿,被我們兄弟得到了。這部《射鵰英雄傳》,就是其中之一。”
章仁耀又問:“那先生,你現在手裡可否有書稿?能否讓老夫一觀?”
韓熙載啞然失笑:“哈哈,章僕射,你書痴的毛病又犯了。”
章仁耀自嘲道:“哎,老夫平生就這點愛好,嗜書如命,遇到孤本書籍就見獵心喜,這毛病是改不了嘍。”
那喆答道:“章僕射,書稿在下沒有帶來,你肯定是看不到了。”
章仁耀問道:“老夫聽你講的十分圓熟,難道你是過目不忘的天才?”
那喆嘿嘿一笑:“我可不是什麼天才,就是這部《射鵰英雄傳》,我翻看過不下十遍,整部書爛熟於心,都快背下來了。”
章仁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那先生,老夫對你講的很感興趣,你能不能把故事講完?不然老夫心裡癢癢的,回去後會茶飯不思的。”
“章僕射,這故事太長了,你聽到的才不過千分之一,就是幾天幾夜也講不完啊!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章仁耀嘆息道:“哎,老夫是有些強人所難了,那先生,老夫想請求你,把這部書的書稿轉讓給我,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可以。”
那喆笑笑說道:“章僕射,這部《射鵰英雄傳》,以後會是全聚德的搖錢樹,恕在下不能轉讓給你。你也知道,現在全聚德的火爆場面,一半是因為全聚德的菜餚好吃,另一半就是因為《三國志演義》了。
我估計《三國志演義》幾個月後就會講完,到時沒有新書接續上去,全聚德的大好局面就保不住了。而《射鵰英雄傳》的故事比《三國志演義》還要精彩,我們還指望它能為我們賺大錢呢,所以不能轉讓給你,抱歉了。”
章仁耀有些悵然若失,他是個書痴,遇到好書就會千方百計的買下來。他也知道那喆不會出讓《射鵰英雄傳》,可心裡就是割捨不下。
韓熙載見狀,就轉換話題:“章僕射,你今天來清涼寺,恐怕不是為了這部書吧?”
章仁耀回過神來,點點頭說道:
“的確如此,那先生,老夫今天來,就是想化干戈為玉帛,解決我們之間的矛盾。崔道述公子提出來的條件,我答應了,完全沒有問題。”
章仁耀從懷中掏出一些紙張,放在桌子上面。
“這些是我蒲城章氏的一些產業的清單,估價絕對不止五十萬貫,你們可以立即派人去接收。”
那喆不禁咂舌,這個章仁耀真是豪氣沖天啊!五十萬貫的產業,眼睛不眨就送出去了。人家才是絕對的土豪作風啊!
那喆艱難的嚥下口唾沫,聲音有些顫抖:“章僕射,您不是在開玩笑吧?您也不討價還價?崔道述說要多少,你就給多少?”
章仁耀捋著鬍鬚,雲淡風輕的的說道:“那先生,老夫向來一言九鼎,不信你可以問問韓尚書。”
那喆看向韓熙載,見他鄭重的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老朽和章僕射雖然政見不合,但是對他的為人,卻十分欽佩。他是真正的君子,從來不打誑語。你大可放心,他答應過的事情,絕對不會反悔的。”
那喆有些好奇的看著章仁耀,見這個小老頭身材消瘦,但是卻有一股攝人的氣度。這就是儒家所謂的養浩然正氣吧。
他小心翼翼的問道:“章僕射,您氣魄驚人,是一言九鼎的君子。可那個章元亨,真是您的兒子嗎?不是小時候抱錯了別人家的孩子吧?你們父子的差距也太大了。”
章仁耀面色變了,他臉上的肌肉抽動了幾下,痛心的說道:“哎,不瞞二位,章元亨是我庶出的兒子,從小就不受我的重視,疏於對他的管教。他長大之後,老夫事物繁忙,更加沒有時間理會他了。而他的母親十分溺愛他,對他有求必應,所以才造成了他乖戾的脾性。這次他惹出大禍來,老夫痛心疾首。
但是老夫自省,責任確實是老夫佔很大的成分。老夫生養了他,卻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對他不重視,也沒有精心的栽培。所以老夫要對這件事情負責,你們的要求很合理,我蒲城章氏對天下人要有個明確的交代,不能因為幾個不肖子弟,壞了我們詩禮傳家的名聲啊。”
韓熙載和那喆都肅然起敬,那喆站起來,向章仁耀恭敬的施禮,然後鄭重的說道:
“章僕射,我們向你索要賠償,並不是為了貪圖享樂,用這些錢財去揮霍。我們兄弟是為了更多的收集流民和孤兒,讓他們儘量的過上好日子。這些錢財我們絕對會用在流民的身上,你大可不必擔心。”
章仁耀點點頭:“那先生,我派人認真的調查過你們七海商行,還有曹德舜、梁瑋、王明峻。你們確實是在努力的收集流民,給他們吃飽穿暖。然後都裝船運走了。老夫十分的好奇,你們把這些人都運到哪裡去了?”
那喆解釋道:“不瞞章僕射,我們兄弟現在在吳越國東邊的大海之中,創下了一片基業。那裡有許多海島,我們把流民都運到哪裡去了,為我們七海商行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