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鉉又問道:“你的幾個兄長也對你保密?”
“不錯,鹽的出處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對誰都不說,我也不例外。”
李煜驚疑不定,問道:“崔公子,如果寡人准許你和曹家賣鹽,你想賣多少錢一斤?”
崔道述恭敬的答道:“陛下,我們準備按五十五文一斤出售,這種鹽的品質絕對比市面上的鹽好很多。”
曹德舜也站起來,施禮說道:“陛下,我讓家裡的管事調查過了,現在金陵城裡的鹽價是六十五文到一百二十文不等。崔公子帶來的鹽,品質和一百文左右的鹽差不多。”
李煜很震驚,急切的問道:“這是真的?你們把鹽帶來了嗎?”
曹德舜說道:“回稟陛下,並沒有帶來。”
“那派人去取來,寡人想看看。”
曹德舜答應下來,走到門口,對一個宦官說了幾句。宦官匆匆走了。
李煜又問道:“崔公子,如果你在我唐國賣鹽,每年的量能有多少?”
“陛下,現在的量應該不是很多,大約每月一百萬斤左右。估計以後會逐年增加。”
李煜又問:“徐卿,你知不知道我唐國每年需要多少鹽?”
徐鉉有些為難的說道:“陛下,臣長於詩書典籍,對於民生,真的不瞭解啊!”
李煜笑了,“徐卿,是寡人心急了。還是傳喚戶部的官員問問吧。”
曹德舜急忙說道:“陛下,草民知道一些。我國現在人口大約在四百萬上下,如果按一個人每年吃十斤鹽計算,估計全國每年需要四千萬斤左右。”
李煜鬆了口氣,全國每年需要四千萬斤鹽,現在崔道述每年也就能提供一千萬斤,對市場的衝擊不大,不可能造成全國性的動盪 。如果崔道述能提供優質低價的鹽,還能給自己每年獻上十萬貫,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李煜心動了,他反覆盤算著,沒發現有什麼不妥之處。
這時,外面內侍來報,昝鑫前來複命。李煜點點頭,內侍出去了,很快就把昝大將軍帶進來。
昝鑫走到李煜前四五米處,拿出幾張紙,躬身施禮,“回稟陛下,臣已經將齊九孃的賣身文書取來,請陛下過目。”
李煜擺擺手,“不必了,你交給崔公子吧。”
崔道述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施禮說道:“在下謝過陛下,這文書沒問題。也謝過昝將軍。”
昝鑫咧嘴一笑,大聲說道:“崔公子不必客氣,這全賴陛下的天威。某家到了風松閣,那裡的人都嚇傻了。我說陛下把齊九娘留在了宮中,他們就乖乖的把文書拿出來了,屁都沒敢放一個。”
李煜哈哈大笑,“昝卿,你還是那麼粗俗。寡人讓你好好讀書,你就是不肯。”
昝鑫尷尬的說道:“陛下,臣就是個粗坯,這輩子是改不了了。”
李煜擺擺手,讓他退下了。這時,許多內侍和宮女走進來,都捧著精美的器皿,擺在了眾人面前的几案上面。
宮女又給大家倒了酒,退到後面侍立。
李煜舉起酒杯說道:“諸君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