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林志豪所說的,我也是點點頭,表示肯定。時尚感,合骨冥婚大多都是如此。然而,在這三界中,卻也有些例外。當然了,這合骨冥婚也是如此的。
說起這冥婚,林志豪倒也是越來越感興趣,竟是一個勁兒的問我,而我呢也就當是消磨時間吧,把我所知道的一一告訴給了林志豪。
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林志豪不僅僅是越聽越感興趣,甚至還說有機會帶他去瞧瞧,瞧瞧這冥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聽林志豪這麼感興趣,這麼一說,頓時也讓我醉得很吶。
其實吧,說來這冥婚早在秦漢時期,甚至是秦漢之前便已經存在了。
由於這冥婚耗費社會上的人力、物力且毫無意義,曾予以禁止的。而《周禮》中有云:“禁遷葬與嫁殤者。”
然而,雖曾予以禁止,但這風氣卻無法被杜絕,乃至掌權統治者皆是如此。
比如曹操的兒子曹衝,也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不幸早世,十三歲就魂歸黃土了。於是乎曹操便下聘已死的甄小姐作為其子曹衝的氣質,把他們合葬在一起。
只是,當我說道這的時候,林志豪的一句問話也是直戳要害之處。
只聽林志豪半路問道:“那他們是併骨合葬還是合骨冥婚?”
的確,併骨合葬與合骨冥婚雖然都是冥婚,但偏差之大,已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其實,在以前我那酒鬼師傅告訴我的時候,我也這麼問過。只是我那酒鬼師傅所給的答案讓我極為的驚訝,甚至吃驚到極點了。就如同現在林志豪聽到我的答案是所面露的表情和我那個時候聽到我那酒鬼師傅說的答案時一樣!
“這......”林志豪詫異不已,“怎麼可能,曹操何許人也,怎麼會就贊同這樣的冥婚?”顯然,曹操的兒子曹衝與甄小姐的冥婚就是我之前所說的合骨冥婚。
我隨即微微一笑,略微的搖搖頭,說道:“凡事都有例外,而沒有絕對的,這合骨冥婚也是如此!”
“那他們是怎麼弄的呢,怎麼讓他們變成了相配?”林志豪問道。
是啊,怎麼讓他們變成了相配的。其實,我也想知道,只是我那酒鬼師傅並沒有告訴我,我們的曹丞相是怎麼做到的,所以我也無法回答林志豪。
儘管我無法回答當年曹丞相是如何做到的,可我知道有一個方法,而這個方法便是我那酒鬼師傅告訴我的。曾經也問過,當年的曹丞相是不是也用的方法,然而換來的答案卻是他的搖頭。
我與林志豪坐在自己的包廂中,我也是當真不知道啊,林志豪對於這冥婚是機器的感興趣。就這感興趣而言,已然是讓我覺得是不是超出了一定範圍了。或者是說,已經超出了一個正常人所該瞭解的範圍了。
不過,在這火車上也是閒來無事,不如一邊嗑著瓜子兒一邊和他講一講,算是消磨消磨時間吧。
我繼續對林志豪說著關於一些冥婚的事情,這不僅僅是一種消磨時間,更是一種等待,等待著夜幕降臨之時。
宋代,冥婚最為盛行。據康譽之《昨夢錄》記載,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託“鬼媒人”說親,然後進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後,就各替鬼魂做冥衣,舉行合婚祭,將男、女併骨合葬。
《元史·列女傳》載:“子弟死而無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明史·列女傳》亦載:楊□死而其未婚妻殉;劉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後皆迎柩合葬
清代,這種婦女殉葬冥合的習俗,隨著貞節觀的加強,仍很盛行。直至晚清封建禮教受到西方精神文明的衝擊才逐漸消失。
明末清初的北京、天津等地仍有冥婚風俗的殘餘現象,還有個別家庭辦死人與死人結婚的“喜事”,謂之“搭骨屍”,男、女兩家親家,謂之“骨屍親”。早年,這種“婚禮”的迎娶儀式多在夜間舉行,有時,人們正在安睡之際,忽被街巷裡的鼓樂吵醒,原來是“搭骨屍”的。抬著一頂紙轎子,由單鼓、單號、單嗩吶吹奏前引。有的則不用這種形式,仍用八抬大轎,全份金燈執事,原來只娶一張女人的照片。三十年代以後,還有仿照“文明結婚”儀式,用西樂隊前導,後邊四個人抬著一個出殯用的影亭,內掛“新娘”照片。
冥婚儀式,始終沒有形成定例。冥婚雖然算做喜事,但不免紅、白兩事的禮儀混雜交錯。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當事人的主張如何。故冥婚禮儀的形式出入很大。現將一比較典型的冥婚禮儀詳敘於後,以供參考。但不見得所有冥婚儀式都照此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