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娘娘萬福金安。”守在門口的小宮女立即請安。
“去通報一聲,本宮有事要面見太后娘娘。”德妃對那小宮女低聲說道。
“是。”小宮女應了一聲,快步進去了。
寧壽宮正殿內,太后正和端敏長公主說著話,聽奴才稟報,說德妃求見,太后還覺得有些奇怪,畢竟德妃好久都沒有來過她的寧壽宮請安了。
“讓她進來吧。”太后也沒有多想,畢竟宮裡的人來她這兒問安也正常。
“是。”小宮女應了一聲,立即將德妃迎了進來。
“臣妾給太后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德妃沒有料到端敏長公主在此,心裡十分後悔,早知道人家回來,她就不跟著湊熱鬧了。
心裡雖然不高興,不過德妃臉色倒是沒有絲毫變化,依舊笑吟吟的,她給太后請了安後,又朝著端敏長公主輕輕福了福身。
端敏長公主本該站起身回禮的,不過她卻巋然不動,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見端敏長公主如此無禮,德妃心裡很不痛快,不過還是忍了下來。
“來人啦,賜坐。”太后不著痕跡的掃了端敏長公主一眼後,看著德妃時,臉上的笑容也就更深了,心裡也十分的無奈。
端敏好歹是她的養女,如今成了這幅模樣,她身為養母自然也有責任,女兒無禮,她免不得要替女兒周全啊。
“哀家許久不見德妃了,如今瞧著,你倒是一點兒都沒有變。”太后望著德妃,笑著說道。
德妃聞言心中一突,想著自己的確很久沒有來給太后請安了,雖然太后早就下旨,讓六宮眾人都不必來問安了,但是如今太后這麼說,她還是很心虛的。
“臣妾早就想來給娘娘請安了,只是娘娘一心禮佛,臣妾怕擾了娘娘清淨。”德妃說到此站起身來,微微屈膝道:“今日臣妾聽宮裡傳來訊息,太后娘娘給胤禛和水月他們定下了吉日,臣妾先替兩個孩子謝太后娘娘恩典了,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妾和孩子們一定會銘記在心。”
太后聽了德妃的話,心裡也挺高興的,她還以為德妃不喜歡水月,或許會對此事不聞不問呢,如今看來,德妃還是很通情達理啊。
“謝恩的話日後便不要說了,哀家心疼水月那孩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兒,她的事兒,哀家自然樣樣都上心,哀家知道,從前你和水月之間有點兒小誤會,日後她嫁過去便是你的兒媳婦了,德妃你是長輩,便不要和她計較了,那孩子聰明絕頂,自然也會好好孝敬你這個婆婆的。”太后看著德妃,笑著說道,語中也帶著一絲期盼。
“是,臣妾謹記在心,臣妾雖然不能保證能像您這樣疼愛水月,但也會將她視如己出的,請娘娘放心。”德妃立即笑著恭維起來,說完這些話後,她自個都覺得假的很,不過此刻還必須這麼說。
“這就好。”太后倒不會去深究德妃此言是否發自肺腑,她只需要德妃當面應下就成了。
“皇額娘,女兒有些身子不適,想先告退了。”端敏長公主在一旁聽得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德妃臉上的笑容都假的很,她懶得在這裡看某些人唱大戲。
“若是身子不適,便請個太醫來瞧瞧吧,你再過幾日便要離開京城回科爾沁了,今日就留著陪哀家吧。”太后偏過頭看著端敏長公主說道。
無論端敏長公主如今是何等的囂張、跋扈,在太后眼裡,她始終還是自己的養女,是自家姐姐的親生女兒,一想到下次見面又是幾年之後,自己年紀又慢慢大了,還不知能不能再見,太后還是有些捨不得的。
“皇額娘讓女兒留下也成,只是皇額娘寧肯將靳水月那丫頭嫁給胤禛做側福晉,也不願意嫁給我們羅卜臧袞布做福晉,真叫女兒傷心。”端敏長公主挑眉說道,語中那股子不滿的味道,連德妃都能感覺道。
“當初是誰跑來和哀家說,水月手臂落下殘疾,不配給你做兒媳婦的?如今還好意思提。”太后忍不住白了她一眼道。
“那是做嫡福晉……若是做側福晉,女兒早就答應了。”端敏長公主十分不快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