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就這麼些。
所幸老先生比較豁達,並沒有因為這個發現要討還送給許一琳的那把刀。
現在唐易已經基本能斷定,他手裡的這把刀,和馮青山手裡的那把刀,應該就是當年崇禎祭祀的雙刀,而且祭祀的時候,是和銅香爐一起的。所謂“鑌刀銅爐”,就是這個意思了。
只是,銅香爐有煙霧成形的玄機,這一對鑌刀的玄機現在卻沒半點兒線索。
其實,就在唐易下午來閣寶多之前,他又看了一遍家裡藏的那把刀,仍舊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這“雙刀神合也”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難道刀也能像人一樣?本來兩把刀就一模一樣,不過是大小有別,還得怎麼“神合”?
此事總歸相距唐易的實際生活有些遙遠,加上唐易又是個心寬的脾性,所以想來想去沒有頭緒,也便先放下了。許一琳不著急要回那把刀,馮青山鍾愛兵器也不會貿然出手。所以,慢慢來吧。
唐易本來去閣寶多就不早了,又讓這個呼風攪和了一陣,所以眼看就到了傍晚。
唐易知道林娉婷晚上要回家吃飯,而毛逐又因為“唐眼”出盡風頭嚷著讓唐易請吃飯,所以唐易便和毛逐收拾了一下,準備關了店門去吃飯。
剛拉上捲簾門,秦老的電話就打過來了。唐易接了起來。
“唐易,你的電話一直佔線啊!看來今天找你的人不少啊!”秦老笑道。
“就只打了一個,就是時間長了點兒。”唐易解釋道,剛才和許一琳通話,說的時間確實比較長。他估計秦老也知道了上午他在釋出會上的表現。
“聲名鵲起,慢慢找你的人就會多了。”秦老道,“我看了新聞,突然想起一件事來,所以找你!”
“秦老您說。”
“你有沒有興趣加入山海省收藏家協會?”秦老問道。
加入收藏家協會,那是百利而無一害。這個組織不僅系統龐大,而且裡面的成員雖然都是“收藏家”,卻有一多半不是以古玩收藏為職業,而是遍及各行各業。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搞收藏的,非富即貴。光從社交層面說,就收穫頗豐。
“想是想,只是我這個年紀;;;;;;”唐易答了一半,便等秦老介面。
“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也是你的時運到了,今天有了‘唐眼’的名頭,明天中午就有個很特殊的飯局。”秦老又笑了起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