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自己無法掌控的【人氣值】和【信仰值】積攢任務。
賺錢這件事在王嶽恆看來,反而是眼下最簡單的一個要求。
而且他心中打定主意。
等到自己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
下一張實體專輯不會再賣這麼便宜了。
到時候電子和實體版專輯同步發售。
電子版賺普通歌迷的錢和人氣值、信仰值。
實體版就用來掙不差錢歌迷的鈔票,完成系統慈善任務。
……
除了數量龐大的歌迷或路人之外。
今夜同樣有眾多職業歌手,時刻關注著王嶽恆的新專輯銷量。
雖然王嶽恆釋出了很多首朗朗上口堪稱經典的歌曲,走紅全網。
但由於沒有實打實的付費專輯銷量支撐,本質上也只能稱為網路歌手。
在此之前。
也有不少和王嶽恆一樣,依靠免費釋出新歌走紅網路的歌手。
網路上人氣爆棚,微博粉絲千萬,到處參加綜藝走穴撈金。
而一旦正式發售個人專輯。
寥寥無幾的銷量就像是一面無情的鏡子。
狠狠將這些歌手底褲扒光,極其狼狽尷尬展現在大眾面前,成為娛樂圈笑談。
那些一口一個哥哥,口口聲聲要支援自家愛豆專輯登榜的粉絲們也都一鬨而散。
掀不起半點浪花。
不少網路歌手因此如同流星一樣,從夜空中一閃而過,從此在娛樂圈或歌壇再也沒了蹤影。
如今年過四旬的歌手楊成剛便是其中一員。
二十年前,他靠著一首《老鼠愛上貓》紅遍全網,成為一代年輕人眼中偶像。
單單是透過這一首歌曲的版權費,便賺取了上億元,並獲獎無數。
各種頂級通告拿到手軟。
從那之後。
為了繼續擴大人氣,和現在的王嶽恆一樣,楊成剛又陸續釋出了幾首免費新歌。
同樣反響出眾,試聽和下載量每週都排在前列。
在公司和粉絲們的激勵下。
雄心勃勃的楊成剛隨後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楊愛上狼》。
然而,專輯首發當日。
“高達”三千張的預定銷量,令歌手楊成剛和公司高層原本炙熱的內心同時跌落谷底。
誤以為是宣傳造勢力度不夠。
他本人和公司又共同拿出鉅款營銷宣傳。
最終專輯銷量鎖定在四萬五千張。
別說三十萬銷量的金唱片門檻。
就連次一級十萬張的“白銀唱片”銷售等級都沒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