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旋即,熱烈如潮水的掌聲,在重新亮起璀璨燈光的一千兩百平米演播大廳內響起。
由於是最後一位登臺的選手。
並且和王嶽恆珠聯璧合,拿出《天路》這樣頂級曲目。
現場全場觀眾和專業評審,也都在前排節目組編導等成員帶領下,全體起立鼓掌。
“謝謝,謝謝韓鴻老師的演唱!”
“聽到這首《天路》,我在臺下同樣感到心情複雜。”
“在這裡我也想借助韓鴻老師的這首歌曲,為我們的觀眾簡單分享下有關這條神奇的天路,青藏鐵路的故事。”
主持人何炯隨後快步走上舞臺。
聲情並茂訴說著自己在聽到這首《天路》時的感受。
他並沒有急於開啟接下來的評審討論。
而是率先介紹起有關韓鴻演唱的那條“天路”的幕後故事。
“這條鐵路,全長一千九百多公里,其中穿過了大量的山川凍土,沼澤鹽湖路段……”
“除了極端地質條件對建造鐵路的阻礙,高寒缺氧和對生態的保護,同樣挑戰著我們的設計和施工人員。”
“從五十年代的第一期工程開始勘測設計,直到2006年7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這條鐵路建設週期長達半個世紀!”
“詞曲作者王嶽恆用‘天路’二字,來形容這條跨世紀的鐵路,也絲毫沒有誇張成分!”
“我相信王嶽恆和韓鴻老師,應該也是想透過這首歌曲,致敬我們那麼多辛苦奮戰在第一線,修築藏區鐵路的工人們!”
“再次感謝韓鴻老師的登臺演唱!”
何老師的一番話。
也令臺下原本對這條鐵路建設過程並不瞭解的年輕觀眾們,眼眶裡再度積蓄驕傲的淚水。
如果說剛剛聽到韓鴻演唱的這首歌曲,只是出於對這首歌曲本身旋律和演唱實力的感動。
那麼在瞭解了有關這條“天路”建設故事後。
後知後覺的感動之情再次在所有觀眾心中醞釀。
“嘩啦~”
全場觀眾再次自傳送上熱烈掌聲。
許多人眼眶裡這次多了一抹晶瑩淚光。
“原來我只是從新聞上聽說過這條鐵路,沒想到建設起來這麼複雜。”
“不愧是基建狂魔,換成是西方國家,別說半個世紀,估計兩三個世紀也完不成這樣的宏偉工程!”
“王嶽恆的知識積累,顯然也和他寫歌的才華成正比!”
“不然怎麼能被頂尖學府水木大學特招呢……”
聽聞何老師的述說,坐在評審席的港灣歌手們,同樣備受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