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命償還給養育自己長大的教父。
從此之後。
殺父之仇和養父之恩,一筆勾銷。
看到這一幕。現場和網路上的歌迷再一次呆住了。
頭皮隱隱一陣發麻。
“ah~”
又是一段詭異喊聲伴隨歌聲響起。
像是新婚妻子見到這殘酷一幕發出的尖叫。
驚恐,絕望,悲痛欲絕……
“《以父之名》初聽就像一杯美式咖啡,苦澀,晦暗……”
“但一旦掉入其中,就發現如此讓人著迷。”
“人性的複雜淋漓盡致,我被王嶽恆展現的才華嚇到了。”
“艾維克死得不冤,他應當為自己貶損這樣的天才付出代價!”
“我想去龍國當面聽他唱歌!”……
海外網民們盯著畫面中復仇的男子,紛紛用各國語言發表著彈幕。
英語,東瀛語,韓語,意語,法語……
來自各國的海外歌迷。
無不驚歎於王嶽恆這詭異又才華盡顯的說唱創作。
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海外粉絲。
更是對王嶽恆這首新歌感到著迷。
就好像自己的音樂世界被王嶽恆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體驗到完全不同於英文說唱的新奇潮流。
僅僅是三四十萬的東南亞觀眾粉絲,甚至爆發出不亞於上百萬人的彈幕數量。
更有甚者已經開始購買機票,準備來龍國尋找王嶽恆本人。
“印象中這是王嶽恆第三次以父親的主題創作歌曲。”
“《父親》《父親寫的散文詩》《以父之名》”
“可見父親在他心目中應該有很重的分量”
也有鐵桿歌迷,將王嶽恆之前兩首歌頌父親的歌曲找了出來。
相比之下。
《以父之名》更像是為那些遭受父愛背叛的人寫的歌曲。
“貓頭鷹在窗欞上對著遠方眺望”
“父親牽著我的雙手”
“輕輕走過清晨那”
“安安靜靜的石板路”
“我慢慢睡著”
“天剛剛破曉~”
霧靄濛濛的清晨,教父和他的養子被葬在教堂不遠處的墓地。
周圍一棵枝葉繁茂的黃楊樹上。
一隻灰棕色的美洲角鴞就像斷裂的樹枝,靜靜注視著墓地方向。
“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