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意撫了撫《夜宴》的藍光碟封套:
“1.2億的投資背後是七百多個日夜的心血,某些人輕飄飄一個定檔決定,毀掉的可能就是國內電影的未來。
我希望他們好好思考,別做出殺雞取卵的事,早點更換檔期,這才是對業內與大眾最好的尊重。”
記者開門見山地問道:
“馮導,您讓杜笙改檔期,是不是擔心《夜宴》敵不過《寶貝計劃》?”
馮曉綱按捺住鋼炮脾性,皺眉回應道:
“怎麼可能?《夜宴》可是我們精心打造的歷史鉅作,完全不懼任何對手。
我只是希望電影行業能夠遵守預設規則,也提醒某些人不要有了點成績就尾巴翹上天……”
這番話中,馮曉綱刻意稱呼杜笙為“小杜”,語氣間透著一股前輩教導後輩的味道。
這種腔調拿捏得恰到好處,卻讓人感受到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長期被捧在高處的大導演,難免會有點迷失自我,忘記自己的真實位置。
打著為了東方電影行業發展的旗號,要求杜笙更改檔期,確實有些滑稽可笑。
京城娛樂的記者們聽到這段採訪後,興奮得不行。
這麼勁爆的訊息怎能錯過?
7月3日下午,這段內容就被掛上各大網站的頭版頭條。
然而此時的杜笙,正和葉瀞芷一起,在京城別墅裡忙著修葺花草。
他幹活一向全神貫注,對外界的一切暫不知情。
直到7月4日上午,鍾甄前來商討汽車後續事宜時,杜笙才得知馮曉綱的訪談。
稍作思考後,他在人人網上釋出了一條動態:
“一般人爭執時,都知道如何利用規則和事實。
當規則對自己有利時,就抬出規則;
當事實對自己有利時,就強調事實。
如果兩者都不佔優勢,那就索性死纏爛打。
但讓我意外的是,馮導不知道是不是被眾星棒月久了,居然直接炮製出另一套規則。
今天我才聽說,原來電影圈還有所謂‘兩強不對立’的預設規矩。
這真的是大眾預設嗎?
我覺得不是,反而是一種赤裸裸的宣言:
‘我華宜電影既然鎖定了暑假檔,你們其他電影最好乖乖調整檔期,主動避開。
誰敢踩一隻腳進來,那就是不懂規矩、不知所謂,甚至會被扣上破壞東方電影行業的帽子。’
為了滿足馮導那套預設規則,這邊要是不調整那就是不懂規矩了。
所以我跟團隊商量一下,《寶貝計劃》決定提前上映!
定檔7月15日週末,與《夜宴》同天與觀眾見面。
順便解釋一句,我們這部片幾個月前就透露在暑假檔上映,壓根不知道誰是對手,因此別太自以為是。
此外,《寶貝計劃》是一部面向全球觀眾的電影,海外發行將由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影業負責,預計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
我們的目標是走向世界,而不僅是窩裡鬥……”
杜笙在那段心情的結尾,還特意加上了一張意味深長的漫畫圖片。
照片裡是一位精神病人被醫生捆綁在凳子上,家屬在旁焦急詢問:
“醫生,這死老頭是怎麼回事,有康復痊癒的風險嗎?”
不得不說,這諷刺意味十足!
其實早在去年,華宜推出的電影《情癲大聖》就已經悄悄蹭了杜笙的熱度,甚至還調侃他接戲後又罷演,最終才選擇謝庭豐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