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官之中,權力最大的就是楊畏知。
楊畏知並非不知兵的人,在沙定洲之亂之中,也打過一些仗。可以說是文武雙全,能力出眾。
很被孫可望信重。
而此刻楊畏知就在沐王府之中。
在孫可望入滇之後,沐王府的權力就被壓制了,但是沐天波本人權力可以被壓制,但是雲南沐家在雲南兩百多年的威望,卻不能壓制的。
楊畏知語氣之中帶著一股堅定之意,說道:“黔國公,當斷不亂,反受其亂。現在乃是天賜良機。也是最後的機會了。”
沐天波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眼珠不住的轉動。他的心中思緒翻滾。
明朝的局勢很不好,在孫可望與夏軍翻臉之前,永曆的存在是一個誰都知道的秘密。
即便誰都知道,但是永曆還不能公開露面。
在孫可望翻臉之後,永曆雖然正式露面了,但是什麼權力都沒有,就是一個牌位。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孫可望比曹操都不如,曹操對漢室還有一分忠心在。但是孫可望對永曆可是一點忠心也沒有,留著永曆,不過是有用而已。
等永曆沒有用的時候,會有什麼情況,他們也都知道。
作為大明的忠臣,他們一直擔憂這一點。
孫可望兵敗受擒。對他們來說,是危機也是際遇。
說是危機,是因為沒有了孫可望的庇護,永曆政權也岌岌可危。而說是際遇,孫可望雖然被擒,但是明軍的實力,並不必夏軍的實力差。
故而楊畏知就讓永曆重新掌權,聯合明軍各部,在楊畏知看來,這是撥亂反正。
如果永曆能掌控雲南一省,或許不能爭鋒中原,但是在中原未定的時候,偏安一處,卻是可以的。
“楊大人,此事先稟報陛下吧?”沐天波說道。
楊畏知說道:“且不說,龐天壽已經投靠西賊,我們能不能見到陛下還不知道,只是陛下的性子,你我不知道嗎?”
“此事你我決斷即可。”
楊畏知話語之中斬釘截鐵,也帶著對永曆的失望。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瞭解,楊畏知也知道,永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指望他當機立斷。簡直是不可能的。
楊畏知估計,他即便是稟報了永曆,永曆很大機率是猶豫不決。而時機是很寶貴的。
一旦錯過了,就不再回來了。
楊畏知寧可他們推著永曆決斷。
沐天波猶豫了好一陣子,說道:“楊大人,你覺得該從什麼地方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