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們剛剛也聽得分明,兩廣軍隊幾乎要撤盡了。留下的,加上水師也不過兩三萬人而已。這些人放在兩廣之地上,就好像是灑胡椒麵一樣,能濟什麼事情?
所以這事情不好做,而且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是問題。
這些人自然不願意留下來。
曹宗瑜說道:“末將願意鎮守兩廣。”
張軒見是曹宗瑜,心中微微感動,也放下心來了。
他麾下諸將,最讓人放心的就是曹宗瑜了,不管是能力,還是忠誠程度。將兩廣交給曹宗瑜。張軒放心之極。
“好。”張軒說道:“本國公命你鎮守兩廣,節制兩廣上下軍民,有便宜之權
,可先斬後奏,位在兩巡撫之上。”
“謝大將軍。”曹宗瑜說道。
細細品張軒的任命,其實就是兩廣總督了。
張軒並沒有任命這個官職的許可權,但是張軒這般說,下面的人凜然聽命,沒有一個覺得有不對的地方。
“大將軍,末將撤出貴州,貴州之地該如何辦?”高一功說道。
張軒沉吟一會兒,貴州之地,還真不好辦。
最重要的地方是,貴州之地,大多為土司所管轄,各地土司對大夏朝廷並不是多信服的,大夏重兵鎮壓之下,還算服順,但是大軍一撤走,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卻不是張軒所想了。
留得人多了,還不如不撤軍。只是如此張軒手中的兵力就有些不夠了。
清軍可以說是傾國之兵,心中想得一舉滅夏的想法。張軒固然覺得他麾下各部還算精銳,但是打起仗了,如果人數不夠,難免捉襟肘見了。
但是留的人少了,恐怕不足用,這鎮守的人馬反而陷入貴州之中。
張軒一咬牙說道:“命安坤為貴州鎮守,統領貴州全境。”
高一功一聽,頓時明白了張軒的想法。
安坤是什麼人,是水西安氏的當代家主,而水西安氏是什麼人,是貴州最大土司,當初掀起奢安之亂,與明軍打了好幾年,最後僅僅是家主自殺謝罪就能完事的大家族。
安氏在貴州的影響力本就不弱,張軒再如此任命的話,將來貴州就是安氏的貴州了,但是安氏未必是大夏安氏。
只是張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
安氏經過奢安之亂的重創,已經大不如前了。即便是安氏有心重整旗鼓,也需要一兩年時間。這一兩年之間,貴州暫且安穩就行了。
只是高一功覺得他少算一個人。高一功說道:“大將軍,如果事情傳開,孫可望未必會坐視不理。一旦大軍出貴州,則安氏未必忠心。”
張軒心中一愣,他心中暗道:“安氏決計不會為了大夏與孫可望硬拼的。”
似乎張軒征戰多了,對人心的揣測都從黑暗面入手,不肯輕易信人,對安坤也是如此。在他想來,安氏無非是要保全家業,又怎麼肯為大夏拼到最後一兵一卒,說不定孫可望兵臨貴州的時候,就是他臨陣倒戈的時候。
張軒一時間也束手無策,暗道:“這該如何是好?”
這貴州棄也不是,守也不是,一時間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