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答應下來。
隨即鄭成功將旗揮舞,正嚴陣以待的軍陣,從中間列出一道寬近十丈的空隙出來。
甚至能順著這個通道,直接看見夏軍最核心處,也是鄭成功將旗所在。
阿濟格遠遠的看過見,心中頓時冷笑,覺得鄭成功可笑之極,這樣誘敵,難道不怕魚沒有死,網就破了嗎?
不等阿濟格下令,清軍大隊騎兵就已經衝了進去。
蓋因這個機會太難得,清軍也有這樣的自信。他們自信能將夏軍從中間硬生生鑿穿。
既然雙方都有這個自信,就只能憑藉刀劍來說話了。
因為夏軍留下的戰場相當狹小,衝到最前面的清軍,紛紛下馬步戰。八旗士卒雖然騎戰厲害,但是從來不是單純騎兵,下馬列陣而戰,同樣厲害之極,只是夏軍興起之後,少有這樣的機會而已。
此刻就是這個機會了。
清軍身披重甲,手拿重兵器,如鐵鞭,花骨頭,這樣的武器,破甲最為犀利,一擊之下,就能在甲冑上砸出一個大窟窿,將人打得外邊傷口不大,卻傷及內腑,無藥可救。
但是鄭成功身邊的親衛卻是另外摸樣。
他們多為板甲,這是當初鄭成功專門打造出來的,一個個個頭並不高大,甚至比八旗士卒矮上一頭,多持長刀。一個個拼起命來悍不畏死,而且手腳也不乾淨。
不少人都懷揣火銃。
雖然只能一擊,但是在短兵相接的時候,這一擊就能要人命。
畢竟鄭家最不少的就是錢,朝廷供應大軍,可不敢人人配火銃,但是在鄭成功親軍之中,就已經是普遍裝備了。
這些都是海上男兒,跳幫好手,雖然不習慣在陸地上打仗,但是掄起拼命誰也不怕,而且領頭的個個都是鄭成功麾下有名有姓的將領,如劉國軒,周全斌等等。
兩側還有夏軍火銃截擊,一時間打得不可開交。
鄭成功端坐太師椅之上,只聽身邊盾牌上,發出奪奪奪的聲音,卻是清軍的重弓射來的重箭,這箭矢狠毒之極,幾乎個個向鄭成功的面門而去,即便是鄭成功已經放下面甲,只留兩個眸子,恐怕也不行。
鄭成功卻沒有在意,一揮手。
兩側的夏軍向中間殺了過去,想要斷清軍的歸路。
但是清軍如何能允許?
區區十餘丈的距離,成為了彼此爭鋒的焦點。雙方前擠後擁的,連後退一步的餘地都沒有了,甚至有士卒已經被亂刀捅死了,但是雙方已經向這裡衝過來,讓這具屍體連倒下的餘地都沒有。
正所謂立屍之地。
這短短十丈的距離,就好像是一道血盆大口一般,硬生生將無數人命給吞噬了,不管是夏軍還是清軍。
九丈,八丈,七丈,六丈,五丈,四丈,三丈,兩丈 ,一丈。
兩邊的夏軍終於匯合在一起了。踩著重重疊疊的屍體,有敵人的有自己人的,終於將清軍的後路截斷了。一時間夏軍士卒忍不住高喊道:“萬勝,萬勝,萬勝。”
數萬人一起高喊,聲震寰宇。
被包圍在夏軍之中人清軍頓時慌了神了。
其實衝進夏軍中間的清軍並不多,最多不過千餘人而已,為了包圍著千餘人,夏軍與清軍最少死了兩三千人之多。不過,即便如此也是值得的,因為勝利本身的意義,超過任何東西。
特別是在戰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