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立即明白,是阿濟格封鎖了訊息。
為得就是不想讓下面的人,人心惶惶。
“可是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嗎?”博洛咬牙切齒的說道。
“自然不是。”阿濟格眼睛之中精光一閃,說道:“我定然要給鄭家小兒一個好看,只是勿擊堂堂正正之陣。想要大敗鄭家小兒,要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博洛也是聰明人。否則即便是宗室出身,也不會讓阿濟格如此看重 ,幾乎是耳提面授了。他被阿濟格一提點,再想阿濟格撤出漢城的種種作為,眼睛一亮,心中已經有些想法了。他思忖一下,說道:“王爺是想誘他來追?”
阿濟格說道:“不錯,我正是拖刀計。”
博洛頓時將很多事情想通了。
阿濟格從來不是善財難捨的人,如果他想放棄漢城,即便將漢城百姓殺盡,將糧草輜重一口氣燒掉,才不會將這些人拖拖拉拉的帶著。這根本不像是行軍,卻好像是搬家。
雖然阿濟格擺在檯面之上,是有很多理由的。
比如而朝廷用度緊張,比如而今朝鮮八旗有數萬人馬,如果不顧及他們的家眷,恐怕會讓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
但是在博洛眼中,這些理由都不足以說服他。
唯有拖刀計,才讓博洛眼前一亮。
大軍如果慌慌張張的帶著這麼多百姓,就這裡離開
了漢城,連守一守都不做,夏軍能忍得住不追一追嗎?
如果算起來,鄭成功上岸以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一路順風。打到這裡。依然謹慎的近乎怯弱,讓阿濟格無可奈何?沒有機會,也只有創造機會了。
不過,博洛心中依然有一些擔心,他說道:“王爺,這鄭家小兒如果不來怎麼辦?”
“不會的。”阿濟格說道:“縱觀鄭成功用兵,他並不是那一種不敢冒險的人。”
不過,這一句話,並不足以說服阿濟格自己,他微微一頓,說道:“如果鄭成功真得不追,就將十幾萬朝鮮百姓帶回遼東,這一次入朝鮮,也不是無功而返。”
阿濟格很清楚,他決定放棄朝鮮之後,今後的戰線就要擺在遼東了。
說起來,遼東雖然是滿清的龍興之地,但是整體來說,卻是空虛多了。因為大部分滿人都已經遷到北京了,奉命留守的人並不是太多的。如遼東重新變成戰場的話,恐怕還要從關內派兵支援才行。
而這數萬朝鮮八旗與家眷,雖然戰力不行,但是已經綁在清廷的戰車之上。
如果夏軍沒有作為的話,阿濟格就一路上將朝鮮百姓帶到遼東,填充遼東各地。作為將來與夏軍在遼東持久交戰的根本。
這僅僅是退而求其次。
如果可以,阿濟格還是希望能回馬一槍,大敗鄭成功,挽回朝鮮戰局。
只是行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所有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只能看看鄭成功怎麼辦了。
而此刻鄭成功並不知道阿濟格是怎麼想的,不過即便如此,他心中也被眼前的情況所動搖了。
鄭成功中軍的大帳之前,各級將領左右排開,一邊以劉國軒為首,是水軍將領,也是鄭成功的嫡系。另一邊以梁化鳳與馬三寶為首,都是張軒嫡系人馬,也是陸軍主力。
而陳永華站在鄭成功身後。
此刻面對如此局面,劉國軒等人沒有說話,他們之所以沒有說話,不是沒有話要說,而是他們要看鄭成功的意見。而馬三寶卻越眾而出,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
他是張軒愛將,當過張軒親衛統領,軍中上下都高看他一眼,即便是梁化鳳也不願意得罪他。自然沒有人敢搶他威風。
馬三寶說道:“越王,末將前番已經到了漢城城下看過了,清軍壓制數十萬百姓北行,兵力分得極散,根本是首尾不能相應,只要我朝大軍奔襲數十里,就可以一擊而潰。此戰一定,朝鮮遼東,翻掌可得。”
“末將願意為大軍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