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雙方大軍相距數百里山路,但是安氏土司與反安氏土司都打出了狗血。只是水西安氏,已經今非昔比了。當初的水西安氏能與大明朝廷打上好幾年,但是而今的水西安氏,卻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了。
抵擋不住清軍一方土司的進攻。
李定國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了,就準備兵分兩路,進攻瀘州衛。
萬事俱備,只欠一聲令下了。卻不想南京的急令也飛報李定國手中。
李定國拿過來一看,卻是張軒將朝鮮戰事的情況告之,張軒雖然沒有直接說讓李定國撤軍,但是卻說,從今天開始,一年之內,朝廷給西南的撥款幾乎等於零。
沒有錢,根本打不了仗。
“王爺,陛下有什麼旨意?”馮雙禮問道。
雖然李定國將很多大西軍將領都交換到其他軍隊之中,但是雲貴總督府軍隊之中,大西軍的特徵還是抹不掉的。其中有太多大西軍舊部了,只是劉文秀,艾能奇不在,這些人都老
老實實的聽命於李定國。
李定國輕輕一笑,將這一封密旨收到袖中,說道:“陛下嘉獎全軍,要我們再接再厲,克盡全功。擒拿匪首吳三桂,以報陛下。”
下面的將領紛紛說道:“定然不負陛下之望。”
李定國眉目之間,一點都沒有變化,說道:“好,傳令下去,按照原計劃進軍。”
“是。”諸將紛紛離去。
只是有一留了下來,不是別人,卻是馬士升,諸將都是粗人,沒有那麼細膩的心思。但是馬士升目光卻是毒辣多了,他知道,如果陛下密旨中所寫的,正是他剛剛所說的,李定國定然給高階將領傳閱,以振軍心。
馬士升等諸將走後,來到李定國身邊,輕聲問道:“王爺,可是朝中出了變故?”
李定國帶著幾分苦笑,說道:“馬大人所料不差,朝鮮大敗。”
馬士升本就是貴州郡望,而今又是貴州巡撫。馬士升不過迴避本籍任職,也是張軒用來牽制李定國的一個辦法,畢竟不管張軒對明末計程車大夫怎麼鄙視,但是有一點卻不得不承認。
士大夫是國家統一的力量,而不是相反。
具體到馬士升來說,貴陽馬家,決計不會跟著李定國造反的。而貴陽馬家的實力也可以讓李定國很多事情都不能做。
當然這隻能說是防患於未然。就李定國與馬士升兩個交往來說,彼此的合作還算默契。
馬士升接過書信,一眼看過去,乃是張軒親筆信。
多年來,即便是張軒如何勤練毛筆字,但是他那一手字,最多到了能見人的地步,甚至說讓模仿都不好模仿,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很多文武大員都見過張軒的墨寶,印象深刻。馬士升一眼就能認出來。看完之後,說道:“王爺,你為何不從陛下之意。”
李定國說道:“馬大人不通軍務,卻不知道這大軍出動,易放難受,而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而今我就是此刻罷兵,安氏當如何,吳三桂豈能不得寸進尺?”
“這一步到了如今的地步,是一步也退不得了。”
馬士升說道:“軍中物資而今卻也充足,支撐三個月戰事,還是可以的。三個月之後,就不好說了,下官即便是收刮貴州糧草,也稱不上這麼多大軍。到時候該怎麼辦是好?”
李定國輕輕捻鬚,眼中寒光閃爍。說道:“三個月足夠了。讓吳三桂吃一個大苦頭,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