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聽了,心中沒有觸動是假的。但是嘴上卻說道:“當初老皇爺也承諾我家世鎮福建,最後如何?這樣的話,就不要再說了。”
郭之奇說道:“王爺此言差矣,海外如何比得了神州?福建決計不可另立諸侯,但是海外未必不可。別人不知道南洋情況?縱然陛下將來有他意,王爺手握天下水師精銳,也足以自保。”
鄭成功冷笑一聲,說道:“還不是畫餅而已。”
郭之奇說道:“陛下自從領兵以來,從來沒有言而無信過,即便王爺不信陛下,而王爺而今的處境,又何去何從?”
“好了。”鄭成功猛地打斷郭之奇的話,說道:“你先下去吧。”
郭之奇只好下去了。
鄭成功攔住了其他人,他需要靜靜。
說實話,張軒的畫餅給了鄭成功靈感。
雖然有內外交困之態,但是鄭成功最大壓力,還是鄭氏的出路問題。出征南京,是他爭霸中原的第一步,本想鄭氏,夏朝,清廷,三足而立。但是這第一步就夭折了。
雖然而今鄭氏並沒有危險。
但是鄭成功卻能看出來,鄭家已經前頭無路,即便是負隅頑抗,不過一方國安而已。這種走進死衚衕的感覺,才是鄭成功心中最無法釋懷的地方。
庸人只見眼前,但是才能之士卻目光極遠。鄭成功已經看到了數年之後了,鄭氏或許在數年之內謹守福建一省,沒有問題。但是數年之後,面對不管夏朝,還是清朝,都是沒有還手之力。
張軒這個畫餅,給了鄭成功另外一個思路,將鄭氏的基業搬到海外去。
或許是時代的侷限性,對大明人來說,一般都覺得在大明好,在海外就是煙瘴之地,萬不得已是不會去的,鄭成功下意思忽略了這個選項。此刻被張軒的畫餅一提醒,頓時覺得這個辦法可以。
只是如此一來,鄭成功就必須配合張軒了。
為什麼,不要看鄭氏縱橫海上,但是他的根基還在大陸,沒有大陸源源不斷的貨源。鄭氏無法維繫這麼大的船隊。這也是為什麼歷史清廷對付鄭成功,用沿海遷界的辦法。
雖然很殘酷,但是的確很管用。
鄭成功想要與西夷爭奪兩地,少不了陸地上的支援,如何讓陸地上支援?張軒的方案不就來了嗎?
至於具體情況,還要具體的談。但是談判框架卻已經有了。
“這是讓我學虯髯客?”鄭成功心中苦笑。
郭之奇是光明正大的來拜訪鄭成功的,故而他作為大夏使者的身份,也瞞不了人,就在他從鄭成功這邊出來的時候。訊息已經轟然傳開了。他與鄭成功所談的內容雖然還在保密之中。
但是鄭成功對郭之奇的態度,卻能讓人揣摩出一點來。
鄭鴻逵聽了之後,心中暗暗叫苦,暗道:“大兄啊大兄,我這侄兒為什麼沒有你一點圓滑啊?非要將事情弄成這個樣子嗎?”
鄭鴻逵雖然支援鄭成功,但是對鄭成功而今的堅持,也頗有微詞。願賭服輸。鄭氏的本錢已經蛀了。向張軒低頭也不算什麼。當然了鄭鴻逵所想的,或許是有一點窄了。
對鄭家最好的選擇,未必是對鄭成功最好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鄭鴻逵作為長輩,都不能讓鄭成功這樣下去了。只是他既要維持鄭成功的尊嚴,又想辦法說服鄭成功改變主意,卻有一點難辦,他思來想去,忽然想起一人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才從日本回來沒有幾年,卻讓鄭鴻逵對她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