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擇將
如果說張軒沒有想將在臺灣的荷蘭人給剿滅,甚至將大夏的勢力延伸到南洋,那是不對的。但是多少歷練下來,張軒卻是一個極其務實的人。事情有輕重緩急。
故而,在東虜沒有覆滅之前。張軒沒有心思與精力再開一道戰線。
只是而今,卻不得不為之了。
張軒起身,緩緩的踱步,一時間沒有人說話,張軒忽然站定,說道:“吳卿。”
吳梅村說道:“臣在。”
張軒說道:“擬詔。”
“是。”吳梅村立即將筆墨紙硯都準備好。他一隻手挽著衣袖,一隻手捏著墨條,在硯臺之中,緩緩的轉動。一絲絲墨水暈散開來。
張軒說道:“下令閩國公,奪情視事。速速來京。”
“是。”
隨著張軒一聲旨飛出,不過數日功夫,就來到了福建。鄭成功也早有準備。接到聖旨之後,不數日就來到了南京。
張軒早就等著鄭成功的,早就傳令下去,令鄭成功越次覲見。
於是乎,鄭成功越過十幾名侯見的文武官員。拜見張軒。
張軒與鄭成功寒暄過後,張軒徑直問道:“南洋情況怎麼樣?”
鄭成功說道:“各路西夷有合流的跡象。南洋漢人恐怕有萬曆年間之禍。”
張軒自然明白,南洋漢人萬曆年間之禍,到底是什麼事情。就是西班牙對漢人的大屠殺。
張軒心中一緊,心中暗道:“如果真有此事,就是昭武慘案了。”即便是為了後世名聲,他也要阻止。
“先前鄭鴻逵說,先下手為強,攻臺。卻不知道閩國公是什麼想法?”
鄭成功說道:“以臣淺見,兵貴神速。”
“而且荷蘭正在與其他西夷商議,似乎西夷在故國的戰事結束了。他們想要就南洋事務達成協議,一起對抗敵人,但是西夷各國之間矛盾重重,想要達成協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要在他們協議達成之前,主動與荷蘭開戰。”
“將戰事限制於我朝與荷蘭人之間。”
張軒說道:“也就是說,這一戰,雖然是打仗,在寓意在談,雖然是談,但寓意在打。”
“聖明無過陛下。”鄭成功說道。
張軒這一次對任命鄭成功此戰主將的最後一絲懷疑,也沒有了。
張軒對鄭成功的能力從不擔心,甚至對鄭成功能不能打贏這一戰,也從不懷疑。
因為歷史上鄭成功攻臺是南京大敗之後,承受了內外交困的壓力,是在大失敗之後,不得已的舉動。
甚至說,鄭成功如果能在福建站穩腳跟的話,未必想起臺灣這回事。
在這樣窘迫的環境之中,鄭成功依舊打贏了。而現在的情況,與歷史上鄭成功的情況是天壤之別。
即便張軒不調動夏軍主力。但是鄭成功能調動的人力物力財力,遠遠比歷史上鄭成功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樣的情況之下,鄭成功打敗了,張軒才覺得奇怪。
張軒所擔心的,不是別的,就是鄭成功打贏之後,不知道收斂,一心一意南洋擴張勢力。
倒不是南洋有什麼硬骨頭。
這個時候,西洋人在南洋的勢力並不是不可動搖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夏與這些人是彼此需要的。
東西洋貿易,也是張軒一直想要的財源之一。如果真將西洋人都打跑了,打僵了。江南很多外貿貨物,都賣給誰啊?
最少,張軒沒有將精力投放在南洋之前,在這個戰略方向,寧可讓上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