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縱然心中歸心似箭,想要回北方。但是張軒還有留傅山參與朝鮮大計。
所以傅山還沒有離開南京,但是李雯卻要先離開了。
驛站之中。
李雯看著後方來的書信,心中一陣恍惚,盯著油燈。眼神不知道遊離在什麼地方了。
“九王走了?”
李雯都有一些不敢相信。
入關之後,多鐸作為清軍的主帥,南征北戰,南征夏朝,北征蒙古。
可以說是清軍第一名將。
也是清軍武力的信心的第一部分。
多鐸死了,不僅僅對李雯,就是對天下人來說也是震撼。要知道名將也是清廷的震懾力之一。
而且自從清軍入關以來,清軍似乎有陷入青黃不接的情況之中,老奴提拔起來的那一批人,天壽也都到了,大多如代善一般。而中生代之中,阿巴泰,多鐸,豪格,等大將,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離世。
甚至讓李雯有一種想法。莫非東虜的天命已經用到了盡處。
他甩甩頭,將這個荒唐的念頭甩了出去。
李雯將注意力放在書信之上,將書信放在身後,站在窗前,卻見窗前一片碧綠,遠處有一條小河盪漾。
南方不愧為水鄉。即便是在南京城裡,依然有小河穿街走巷。
對李雯來說,這裡有一種家鄉的感覺。他並不習慣北國風沙。
只是這樣的小橋流水人家,他恐怕看不見。因為北京方面的書信,督促他儘快回程。
與夏朝和談之事,不用談了。
李雯猜測與多鐸之死有關係,卻不知道其中到底有什麼關係,畢竟多鐸之死,在書信裡面只是提了一下,並沒有說其中究竟。
李雯一時間猜不到多爾袞是什麼意思。但卻也知道,他不可能違逆多爾袞。
離開南京之事,他即便是多不願意,也必須走了。
既然要走了,很多事情也都要排上日程了。
比如說接柳如是母女。
李雯立即去找柳如是。將這事情告訴了柳如是。
柳如是聽了之後,如同朽木一般,平靜的一點波瀾都不起,說道:“多謝李先生了。卻不知道何時動身。”
李雯說道:“不知道北方出了什麼事情,上面催得非常急,明日我就要向南朝說明,大概後日一早,就要乘船渡江了,還請夫人做好準備。”
柳如是說道:“請放心,妾決計不會誤了時辰。”
李雯也沒有在柳如是這裡久留,畢竟寡婦面前是非多。他通知到位之後,就讓柳如是好生準備。他就離開了柳如是這裡。
只是走出門之後,感覺到柳如是的表情似乎有一些不大對勁。
不過,他也沒有注意。
一來,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在南邊的友人不僅僅是錢謙益一個。走得如此之急,他自然要一一通知到位。
還有一些是清廷交代,畢竟清廷在南京城之中埋了不少伏子,他雖然不直接接觸,但也要有所安排,更不要說與夏朝之間的一些流程要走。
很多事情,算起來也非常匆忙了。
如果不是因為錢謙益的關係,李雯不會自己來見柳如是,派一個僕役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柳如是送走了李雯。回去看錢孫蕊,錢孫蕊還是小孩子,睡性大,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睡著了。
柳如是細細看著錢孫蕊,錢孫蕊的長相有些像柳如是,雖然還沒有長開,但是決計是美人胚子。看上去就好像是瓷娃娃一般。
柳如是卻不知道怎麼的,悲從中來,再也忍不住了,用手帕遮住聲音,任眼淚橫流,衝開妝容。抑制不住的悲傷,卻不想讓孩子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