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明末求生記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京決定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京決定二 (第1/2頁)

推薦閱讀: 商業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京決定二

對羅玉龍來說,寧肯一點錢不賺,也要將高傑的命脈抓到手中。

高傑剛剛到淮安的時候,號稱十萬大軍,或許是有一些水分,但是五六萬戰兵還是有的,這一段時間,他又大舉擴軍,十萬大軍或許並不是虛數了。高傑之所以能大舉擴軍。

有三個財政來源,第一個就是朝廷對高傑的協餉。

羅汝才當初為了收買高傑,與高傑的協議之中,就有每年的撥款,但是數量並不多,大抵在十幾萬兩上下。

第二個,是淮安本地的賦稅。

淮安,徐州,乃至鳳陽府的一部分,都在高傑手中,這些地方都是飽經戰亂的,運河以東還好一些,運河以西這些地方,張軒都是經過過的,知道已經成了什麼樣子。

如果高傑麾下有能臣良吏,一兩年內,說不定能恢復生氣,盡復舊觀。

但是這樣的人,高傑手下根本沒有。

第三個來源,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鹽。

兩淮產鹽,天下間絕大多數地方都依仗兩淮的鹽,甚至包括了清廷所佔的區域。高傑佔據這樣的資源,根本不用自己動手,很多人就好像是聞到腥味的蒼蠅一樣撲了上來。

甚至由於夏朝與清廷的對立,清廷的鹽價翻了幾倍,只要能從淮安運回去鹽,立馬是幾倍的利潤。

經濟活動,從來不是一道簡簡單單的政治分界就能隔開的,古代就有一個常見的詞彙,那就是回易,就是指官府組織的貿易,而軍隊乃至軍隊將領組織的回易,在歷史上還是屢見不鮮。

甚至高傑所組織的回易並不僅僅是鹽一種。

在明代,大運河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大量的糧食與物資透過大運河北上。

而如今夏清交惡,雙方之間正式貿易斷絕。但是北方的需要並不會因為雙方貿易斷絕,而消失,其中有極大的利潤空間,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財政支撐,足夠高傑養兵十餘萬了。

這一支大軍,就在長江北邊不遠,讓羅玉龍如何能安心。

所以羅玉龍一直在想辦法,將高傑納入朝廷軌道之中,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也見到一些曙光了。

高傑本人,畢竟不是一個野心極大的人。看大夏朝廷坐穩江山之後,他也就有向朝廷輸款的意思。

對羅玉龍來說,不要不賺一點錢,那麼是往裡面賠一些錢財,只要能將高傑的財政命脈抓到朝廷手中,就是值得的。

“臣明白。”羅戴恩說道。

“不過,這一件事情先緩上一緩。”羅玉龍說道:“如今東虜動向不明,切不可因為此事,而誤了大事。”

“臣明白。”羅戴恩說道。

羅玉龍說道:“衛國公,與襄陽高巡撫,那邊情況怎麼樣?”

“按照以前計劃,東虜在黃河以南,就列重兵,河淮之間,人煙稀少,名義上為我大夏國土,其實不足以守,如果清廷南侵,則以南陽,汝寧,鳳陽一線堅守。”楊承祖帶著幾分苦笑說道:“多鐸此賊,手段毒辣,卻是真管用。”

多鐸在河南的大屠殺,或許有洩憤,鼓舞士氣的想法,但決計不單單是這樣的想法,一場大屠殺,將開封府幾十個縣,幾乎夷為平地了,千里無人煙的地步,大軍征服成為一道天然的分割線了。

羅玉龍嘆息一聲,說道:“今明兩年之間,專力向南,平定後顧之憂後,朕定然大軍北伐,要讓東虜知道我大夏的厲害,諸卿且忍耐兩年吧。”

“臣等明白。”眾人說道。

羅玉龍將人都打發走之後,將楊承祖留了下來,羅玉龍的臉色頓時黑了,將一疊文書扔給了楊承祖,說道:“楊叔,你看,有些人給臉不要臉。”

楊承祖接過來一看,卻是不同人的奏疏,說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高夫人授意郝搖旗行刺張軒。

“楊叔,既然有些不領情。”羅玉龍說道:“就讓她與闖王做同命鴛鴦吧。”

最新小說: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