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重敘遷都
瞿式耜心中冷笑一聲。什麼也沒有說,只是平靜的行禮退下來了。
瞿式耜走了之後,劉承胤的氣場頓時穩定下來。雖然瞿式耜手無縛雞之力。但是瞿式耜站在這裡,劉承胤總是有一點壓抑的感覺。瞿式耜一走,讓劉承胤有一種去心中一塊大石頭的感覺。
他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永曆似乎還沒有從瞿式耜離開的情緒之中拔出來。永曆聽劉承胤的話,藏在衣袖之中的手臂微微一抖,他強行壓制自己的害怕,說道:“國公請講。”
劉承胤理所當然一揮手,說道:“你們都下去。”
其實這個書房之中,也沒有其他人。也就龐天壽,還有永曆身邊的一個太監,還有一個記錄起居注的文官。
龐天壽看了永曆一眼,帶著兩個侍衛下去了。
劉承胤看向旁邊的小官,說道:“你乃何人,為什麼不出去。”
“下官中書舍人王夫之。祖制起居注無所不避。”這個年輕官員侃侃而談。
王夫之乃是衡陽人,永曆在衡陽的時候,也聽過王夫之的大名,就留在身邊做事。永曆現在在軍政之上,雖然沒有什麼大權,但是關乎他身邊的人,他還是有發言權的。
劉承胤說道:“我與陛下有大事要說,你區區一小官在這裡做什麼?速去。”
王夫之說道:“吾官雖小,起居注事大。陛下當時之事以示後人者,唯此而已。職責所在,絕不可避。”
其實王夫之並不是多迂腐的人。而是擔心永曆。
畢竟起居注看上去很重要,但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記錄的。甚至作為中書舍人,王夫之在記錄的時候,還會用些曲筆,為永曆庇護一二。而且歷代皇帝修改起居注的事情也從來不少。
只是劉承胤是一員武將,而且孔武有力,軍中人稱劉鐵棍,即便是一等一的勇將,但也是等閒三五人近不了身。
讓劉承胤與永曆單獨待在一起,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王夫之所有懂一點點劍術,但而今手無寸鐵,決計不是劉承胤的對手。但也不能將君父至於危險之中。
“王舍人,你先出去吧。”永曆見劉承胤如此,唯恐他生氣一氣之下傷了王夫之,連忙讓王夫之出去。
永曆說話了,王夫之也沒有藉口了,只能答應有一聲,緩緩的退了出去了。
劉承胤等王夫之退出去之後。
才對永曆說道:“陛下,剛剛臣騙了瞿大人,如果真抽調士卒,臣還是能抽調數千士卒的。”
“你”永曆忍不住憤怒起來,手指指著劉承胤,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話,或者說面對劉承胤,即便是滿腔怒火,也不能抵消害怕的情緒,故而即便是再憤怒,永曆也僅僅說出這一個字而已,剩下的就說不去了。
“陛下,臣之心天地可鑑。”劉承胤說道:“南邊戰事如何,絕非數千人可以扭轉的。縱然臣派出了人馬,也不過是將這數千士卒推進火坑之中。”
“你的意思是?南邊敗局已定。”永曆頓時出了一身冷汗。連剛剛的憤怒都忘記了。
劉承胤說道:“臣雖然與瞿大人有間隙,但是也不願意平白說他,南邊的戰事,即便是瞿大人親至恐怕也不行了,臣這數萬人馬要放在更重要的作用,故而臣在斗膽欺君。”
永曆說道:“你準備做什麼?”一瞬間永曆想了很多很多,比如說弒君。他自己的語音之中,有一絲他自己都無法察覺的顫抖。
劉承胤說道:“遷都。”他隨即解釋道:“時勢如此,如果南邊一敗,桂林受兩面夾擊,決不可守。陛下萬金之體,卻不能與桂林同亡。故而臣留下這些人馬,是要護送陛下西遷。”
永曆心中放下不少。對於遷都永曆一向是沒有注意的。但是距離危險,永曆本能是越遠越好。既然南邊戰事可能大敗,永曆自然不想再經歷一場桂林保衛戰了。
永曆隨即問道:“只是遷到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