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回頭一看,卻他對豪格本陣的衝擊,就好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各處清軍,不管是八旗還是漢軍,都狂奔而來,他麾下僅僅數千人馬而已,如果走的慢了,說不得就要被包餃子了。
他心中嘆息一聲,死死的看著豪格一眼,在他這個距離之上,只能看清人輪廓,卻看不清楚相貌如何。口中斬釘截鐵的說道:“走。”
當機立斷的道理,李定國還是懂的。
李定國前腳剛剛離開,各路清軍後腳就到。鰲拜等人,跪在豪格身邊,大聲說道:“奴才等辦事不利,使主子受驚了。還請主子責罰。”
豪格眯著眼睛問道:“格布庫何在?”
好久沒有人吭聲,才有一個人低聲說道:“奴才似乎見到格布庫落馬了。”
豪格心中一嘆,知道這個格布庫大抵已經活不了了。自從清軍入關之中,折損的將領並不多,真正損失畢竟嚴重的,也就是潼關之戰,與襄陽一戰,卻不想而今張獻忠也不是軟柿子,這剛剛一交鋒,就折了一員大將。
豪格僅僅是沉思片刻,就立即說道:“你們不用管本王,李定國之所以強攻,不過是為了撤退而去,你們立即回去督促本部人馬圍攻賊軍。記住圍三缺一。”
“是。”豪格一聲令下,各部人馬紛紛出動。從四面八方施加壓力。鳳凰坡上,大西軍的陣地屢屢被攻破,整個陣勢都被動搖了。
孫可望見狀,立即給劉文秀,艾能奇通訊,帶著本部人馬,與在張獻忠中軍的一些官員。掉頭就走。原本大西軍還可支撐一會兒,但是孫可望這一走,就敗局已定。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而李定國剛剛回到營地,就看見這一副兵荒馬亂的樣子。
李定國也知道孫可望的決斷看上有些決絕,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卻是最好的決斷了。於是乎李定國儘量收攏敗兵,追著孫可望逃走的方向而去。清軍自然不會放過他們。幾乎所有的騎兵都放出去,就好像是狼群一般,反覆咬著廝殺。
也就是李定國再最後,血戰斷後。這些人才算是逃出生天了。
即便如此,從西充與鹽亭之間的鳳凰坡追殺數百里,過數城而不入糧草輜重損失殆盡。大西軍橫屍遍野。此戰之後,作為一個獨立政權的大西軍,已經到了除名的邊緣了。
豪格本欲再追,只是就臨近重慶了。
就清廷本身來說,對夏軍還是比較忌憚的。豪格與身邊的人商議一二,滿達海說道:“朝廷令王爺攻四川,乃是為居上游之勢。而今夏軍圍攻重慶甚急,一旦重慶為夏所用,縱然據川中,也不可輕易入楚了。下官請王爺尾追賊軍。直迫重慶。勸降曾英。”
“那如果曾英不降?”鰲拜說道:“我等方才入川,先是一場大戰,此戰雖然大勝,卻還沒有站穩腳跟,一旦重慶曾英不降,將重慶之戰,打成徐州之戰的摸樣,該如何處置?以奴才之見。莫過於先掃平殘明餘孽,整合川中,再與夏軍爭於重慶,奪川東之地,進則直入楚地,敗亦焉有川中,對朝廷也好交代。”
豪格本意是想乘勝追擊。這也符合豪格的性格,但是聽了鰲拜的話,心中陡然一凜,他明白鰲拜說的朝廷是誰?是多爾袞。
吃一塹長一智,豪格也不是魯鈍之輩,當初有黃臺吉在,很多事情都不用他操心,只是沒有想到黃臺吉死的這麼突然,以至於到手的皇位飛到別人手中了。這樣的挫折,能讓豪格記一輩子。
凡是關於多爾袞的事情,豪格都願意多想一點,多向壞處想一點。
此刻他才想起滿達海一件事情,他雖然是代善的兒子,卻與阿濟格走的很近。而多爾袞三兄弟,向來一體,這個滿達海是誰的人?豪格往這方面一想,心思頓時偏出一點。
豪格思維這麼一頓,滿達海心中暗生不滿,對鰲拜厲聲作色,說道:“爺們在這裡議事,一個奴才插嘴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