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槍管能打多少發鉛彈,那也是有數量的,並不是說,一根火銃就能有一直用下去。
張質在南京工部,急速的擴大生產,南京工部的各種作坊,就好像是雨後春筍一樣,一個個冒了出來。但是依舊滿足不了全軍的需要,要知道夏軍的各式各樣的武裝,少說有小一百萬。
羅玉龍皺眉說道:“這樣不行,而今不過是數場大喊,將來如果大舉北伐,同時出兵數十萬,工部當如何供應軍械?”
張質說道:“臣正要想陛下彙報。臣也擔心這一點,只是南京製造局,已經到了極限了。不管是工匠,還是物力,再擴大,事倍功半。以臣之見,當愛各地設立分局,就地取材,補充軍資。”
張質想這一件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得不說,大夏的底子太薄弱了一些。
但是之前卻不好說。
蓋因將軍械製造中心,放在南京。雖然也有現實因素,比如南京附近的駐軍從來不少。但更多是政治因素。想
以後勤來制衡各地軍隊。但是而今高傑與鄭芝龍紛紛入京。袁時中雖然在外,但是袁時中麾下各地方早已被中樞文官控制,袁時中所部與曹營的聯合比較早,也不被視為軍閥。
大夏疆土之內,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地方勢力,但是卻沒有一個割據勢力。
如此一來,羅玉龍的位置也鞏固了不少,用後勤制約各方勢力的需求減弱,故而張質才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羅玉龍沉思片刻,說道:“卿準備在何處設分局?”
張質說道:“此事非臣所能決,還請陛下聖裁。”
何處建立分局,關乎大夏的戰略規劃。張質可不敢亂開口。
羅玉龍說道:“暫且先在西京設一個,在廣州設一個,給南征軍的所有軍械補給,都可以暫停了。”
“是。”張質說道。
羅玉龍隨後說道:“既然大軍不可出動,但是絕不意味,我們不插手川中戰局。僅僅為了西方屏障,重慶一府也一定要拿到手中。否則只能面對被動挨打的局面。”
如果沒有重慶,出重慶攻江漢之地。地利盡在敵手。而奪取重慶之後。即便四川不在己方手中。也可以憑藉重慶鎮守。讓敵人不可輕易東進。正如南宋之時,大半個四川都淪陷了,南宋就駐守川東一帶,依舊讓元軍不得寸進。
寧肯死磕襄陽城,也不願意再攻川東山城了。
“樞密府。”羅玉龍說道。
楊承祖說道:“臣在。”
羅玉龍說道:“馬上列出一個西征的計劃。各部不管有多困難,也必須執行下去。”
“是。”眾人齊聲說道。
楊承祖問道:“陛下,陛下屬意何人為主將?”
羅玉龍想了一會兒說道:“就王龍吧。”
在羅玉龍看來這一戰並不是多艱難的,首先曾英之輩,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西乃張獻忠,東乃王龍,再加上明軍早已不成氣候,也不用擔心,有誰來救援重慶。
只需死磕重慶一城就行了。
重慶一城雖然險要,但是水陸通暢,後勤無憂。大不了圍城數月,總能攻下來的。正好讓王龍刷刷功勞。畢竟真正論起親厚來,王龍與羅玉龍的關係,遠遠在張軒與羅玉龍的關係之上。
而今張軒已經立起來了,坐穩了徵南大將軍的位置。如果王龍有能力的話,羅玉龍未必不想在王龍攻克重慶之後,順勢將王龍晉升為徵西大將軍。有張軒與王龍為左膀右臂,他的位置也就穩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