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張軒封王,是羅玉龍早就有的想法。反正大夏已經有兩個王了,再多一個也不多了。
“萬萬不可。”錢謙益說道:“臣知鄭國公此次立下大功,但而今大業未成,陛下還是給鄭國公留一些餘地吧。”
楊承祖說道:“臣附議,臣知道陛下對鄭國公的愛護之心,只是鄭國公的資歷到底有些淺薄,再加上灕江一戰畢竟是敗了,戰敗而封王,臣以為不妥。”
兩人都反對,內裡卻是並不一樣的。
錢謙益是本能的反對武將之中,增加任何一個高階爵位。即便擋不住也要壓一壓。
而楊承祖卻不想張軒威脅他的地位。
他現在總領樞密院,麾下有一個鄭芝龍,爵位在他之上,已經夠讓他不好辦了。再多一個張軒,更不好說。畢竟張軒不可能一直在外將兵,總有回京師的那一天。
鄭芝龍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外人,曹營的軍政大權,是交不到鄭芝龍手上的,而今鄭芝龍身為樞密院副使,總理天下水師,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但是張軒可就不一樣了。
張軒是羅家的女婿,是羅氏父子的心腹,等張軒回京的時候,他楊承祖是不是要靠邊站,很抱歉,楊承祖不想這麼快就退休。
羅玉龍問道:“那憑之該如何封賞?”
錢謙益說道:“鄭國公病了,正好請他回京養病。”錢謙益話沒有說清楚。但是暗示已經很明白了,既然是獎賞,從廣州回京,總要是升一升官職吧,張軒已經是樞密院副使了。
再升也只有樞密院使了。
楊承祖心中冷哼一聲,對錢謙益的暗箭不置可否。說道:”假使鄭國公回京,誰擔任南征大將軍之職?”
楊承祖此言一出,也讓羅玉龍心中充滿了疑慮。
誰能代替張軒掌管著十數萬兵馬,且不說這些兵馬都是張軒的嫡系人馬。
代替張軒的人員能不能服眾,單單說,羅玉龍放心不放心。
張軒與羅家早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在羅玉龍登基之前,或許對張軒有一點別的心思,但是而今坐在這個孤單的位置上,沒有羅汝才給他遮風擋雨。他才感到吃力之感。
不管是對付波濤洶湧的天下局勢,還是下面各式各樣的人心鬼蜮。
羅玉龍才感受到能有一個足夠信任的人支援是多好。所以這十幾萬大軍在張軒手中,羅玉龍敢相信這十幾萬大軍是自己的力量延伸。但是換到別人手中。羅玉龍就不放心了。
那可是十幾萬大軍,以及西南戰場主持大權。
“那楊卿的意思是?”羅玉龍問道。
楊承祖說道:“此事當由聖裁。”
羅玉龍想了想,說道:“那就在鄭國公前面加一個世襲吧。”
夏朝體制之中,一般是爵位都是降次繼承的,所以羅玉龍世襲兩個字,說起來挺容易的,但是對張軒來說,的確是重賞。
楊承祖略帶羨慕的說道:“鄭國公定然感激涕零。”
羅玉龍說道:“楊卿也無須如此,待朕一統天下之後,諸位愛卿決計不吝重賞。子子孫孫共享富貴。”
諸臣齊聲說道:“謝陛下。”
“陛下,”李輔國忽然從外面闖進來說道:“長公主要生了。”
“什麼?”羅玉龍大吃一驚,顧不得別的,立即趕往鄭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