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敞說道:“總之不能向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
這幾個將領雖然有些不忿,但只能說道:“是。”
張同敞安撫了士卒,心中也知道,這不是辦法。但是該怎麼解決這一件事情,張同敞一時間想不出來辦法。
“陛下駕到。諸位跪迎。”一聲拖著長長的聲音喊道。
不過片刻,就看見華蓋遠遠的過來。
本來擁擠的百姓,立即左右分開,跪在地面之上。百餘名士卒護衛著永曆坐在馬車之上,這馬車的規格雖然比較大,但依舊比不上玉輅。但是各種儀仗之下,看上去威風非常。
這排場之大,讓百姓無不心懷惴惴。
永曆第一次看見這麼多人。
再加上這個時間大街遠遠不如現在大街,故而永曆覺得自己就好像是在一艘孤舟之上,隨時能被人群給掀翻。一時間張口結舌,不知道該說什麼話?瞿式耜就在永曆身邊,低聲說道:“陛下,該開口了。”
永曆身子一抖,說道:“朕與桂林城共存亡,爾等不用驚慌,各回各家便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永曆的話一說完,立即有百姓大聲喊道。
但是百姓沒有經過排練,自然喊不整齊,前音剛過,後音又來,夾雜在一起,只能聽見萬歲不斷的重複。好像說不到頭了,好一陣子才結束了。
永曆的儀仗調轉,離開了這裡,隨即百姓都散去了。各自回家了。
這就是大明人心尚在的緣故。
即便永曆朝廷,已經殘破之極,依然有百姓當他為朝廷。永曆的一句話,要比很多人無數努力要有用的多。當然今日之事,也不僅僅是永曆一句話的原因,而是很多百姓覺得,皇帝都敢留下來,顯然這桂林城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西清門這裡的事情解決了,但是其他城門的事情還沒有解決。
就這樣瞿式耜引領永曆在桂林城中巡視了一遍,還上城牆巡視各處將士。
果然與瞿式耜所言,各部士氣大增。而胡一青,更是潸然淚下,說道:“今重見烈宗皇帝之風。”
他說的烈宗皇帝,就是隆武帝,在原來的歷史之上,隆武的廟號為紹宗,但是在這個時空之中,隆武的廟號乃是烈宗。
一番巡視下來之後,不僅僅全城上下都安心了,連永曆自己也多了幾分守住桂林的信心,永曆暗道:“也許,我真不用離開桂林。”
不過他還覺得不保險,派遣太監,一連送了十幾封詔書給劉承胤,讓劉承胤回援桂林。
瞿式耜將永曆送回皇宮之中,唯恐永曆半途變卦,他太明白永曆的性子,不要看他今日將出逃,變成了出巡,說不得有人說上幾句,勾起了永曆的恐懼之心,永曆就會再次出逃。
而各城門把守再嚴密,都沒有人敢違抗永曆的命令。
於是瞿式耜想了想,乾脆不走了,就在皇宮之中找了一個房子,作為自己臨時的辦公室。無數命令都從這裡傳來,最急促的就是徵丁令。還有勸捐令。沒有人,沒有錢,拿什麼打仗。
就在瞿式耜忙著這兩件事情的推行的時候。
有人來報,說道:“城外發現賊人蹤跡。”
瞿式耜立即說道:“再探。”
“是。”
能出外探測計程車卒,都是焦璉的部下,因為只有他的部下是騎兵。否則派步卒去探測騎兵的蹤跡,根本不用想他們還有回來那一日了。
瞿式耜表現的很平靜,似乎早有預料,但是筆下卻多了一個墨團,看來他也不是看上去那麼平靜。
一場大戰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