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味似乎也被黃土遮蓋了不少,變得若隱若現的。
張軒雖然沒有看真正見過昨夜的廝殺,但僅僅看這些痕跡,從這一爪半麟之中,看出昨日廝殺的慘烈之處。
張軒翻身下馬,將丁楚魁扶起來說道:“先生乃柱國之才,今賴先生得此雄城。張某感激不及,這就上奏陛下,張某這就推薦先生入京,高居廟堂之上。”
丁楚魁聽了心中微微失望,其實他最希望的是張軒能將他在廣州的財產還給他。
大概一百多萬兩。
但是丁楚魁也是個明白人,只是稍稍一打聽,就知道他的家產,已經變成了張軒賞賜全軍銀兩。
丁楚魁根本問都不問。就知道是不可能的。
不過丁楚魁隨即想到去南京,其實也不錯。丁楚魁雖然以武事上位,但是本質上與他的侄子,丁啟睿一樣,都是文官出身。
對於文官來說。
其實比起在外領兵,他們更希望在中樞掌控權力。而且丁楚魁與阮大鋮之間,還有一些交情。
“不過,我不想就這樣回去。我還需要更多的功勞。到了南京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丁楚魁心中暗道。他知道,文官之間的爭鬥,與武將戰場殺敵一般兇險不可測。沒有足夠的本錢,即便在京師也不過是他人的馬前卒而已。與在這裡有什麼區別。丁楚魁獨擋一面慣了,自然不願意如此。
他這樣想著,心中已經有所規劃了。只是此刻不是獻計的時候。
丁楚魁說道:“多謝大將軍。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助大將軍平定兩廣。”
張軒緊接著接見這一戰的另外一個功臣,他來到郝搖旗身邊說道:“當初闖曹合營之時,我就聽過將軍大名,乃是闖營
第一猛將。為闖王貼身寶刀,而今見將軍之勇,始知人間有萬人敵。”
“從今日起,郝將軍就為我先鋒將,統領千騎。歸為我中軍之下。”
“他日再有新功,定然不吝封賞。我期盼郝將軍將來在戰場之上,破軍殺將。再立新功。”
“多謝大將軍。”郝搖旗說道。
騎兵千戶之職,對郝搖旗來說不算什麼。之前在忠貞營之中,他的職務就與這個差不多。
但是對郝搖旗來說,卻是意義非凡。郝搖旗在李自成麾下,雖然也得重用,作為李自成親衛,闖營上下都有禮讓三分。但是這卻不是他想要的,為一方大將軍,率領大軍縱橫天下,才是他想要的。
他在闖營多年,最後才跟隨高一功時闖營老將凋零之時,才得以授一軍之任,而在張軒麾下,不過區區數戰,即列為騎兵千戶。
這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張軒獎賞功臣之後,又賞賜跟隨郝搖旗過來的將士,每人紋銀二十兩,足以支每一個人一年的俸祿了。然後各有升遷。
做好這一起之後,才率眾入城,直入兩廣總督府之中。
大街之上,是張軒熟悉的場景,家家閉戶,戶戶關門,平日熱鬧的大街之上,沒有一個人敢出門,但是張軒卻敢肯定,有無數百姓透在門縫之中,偷偷看著門外。
對這樣的情況,張軒早已習慣了。
他越發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對老百姓來說,其實沒有時間想什麼忠義之事,不管大明朝廷多好,百姓總是要活下去了,很多城市之中的百姓,數日不上工。他家裡就要斷糧。
與一家人的生計相比。誰當政這樣的大事,不過是嘴裡嘮叨幾句而已。就如同廣州一樣,張軒剛剛打下廣州的時候,廣州城中也是如此蕭條,但是數日之後,百姓只要知道了大軍不擾民,沒有橫徵暴斂。他們就自發的開始自己的各種活動。
張軒進入兩廣總督府之後,立即問羅岱說道:“肇慶城現在如何?”
羅岱說道:“大將軍,城中士卒紛紛投降,計有降兵一萬多人。已經安堵好了。城牆各處也派了我們的人駐守。肇慶城已經穩如泰山。”
張軒點點頭,說道:“做到的好。”他轉過頭對丁楚魁說道:“還請丁先生,寫些書信招降粵西諸府。”
“屬下早有準備。”丁楚魁立即從衣袖之中,掏出厚厚的一疊書信,說道:“屬下昨夜已經寫好,只請大將軍過目之後,派數百騎分發諸府縣,屬下不敢保證,各地接了書信之後,立即來投。但是識時務的畢竟是多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