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守將名為馬鑾,乃是馬士英之子,其人倒也沒有聽說過什麼戰績,但是因為他是馬士英之子,馬士英調集了很多精兵強將到岳陽城之中,岳陽城是南明重鎮,大概有五萬之眾,至於具體多少,卻不是太清楚的。”胡澹說道。
畢竟馬鑾是馬士英的兒子,如果在平時,首輔之子將兵在外,是大忌諱,但是如今南明這個局面,反而是一種表忠心的辦法。馬士英也知道自己的影響力被何騰蛟所吞噬,死死的把持著住岳陽,未必是保持自己的影響力
的辦法之一。
張軒說道:“諸位將軍,岳陽城該如何攻取?”
周輔臣說道:“國公,臣以為當以水戰為先,岳陽城破與不破,只需打通洞庭水道,則湘江上下,任我遨遊,對岳陽城圍而不攻,看他能堅持到什麼地步。”
張軒說道:“周將軍,對付南明水師,可以是有把握?”
周輔臣說道:“臣如今有戰船兩百,大炮千門,而南明根本沒有專門的戰船,不過是弄些民船充數而已。臣敢立軍令狀,只要南明水師不避戰,臣敢保證一戰送他們見洞庭龍王。”
水師比起陸軍還是有些技術含量的,並不是步軍拉個丁,塞上一把刀,就能成軍的。
水師的修建戰船,需要專門的船廠,而且在張軒的影響之下,水師戰船之中大炮的比例大規模上升,當然這也有鐵模鑄炮法大規模運用的原因。夏朝的火炮數量大規模上升,也有了給水戰裝備大量火炮的底氣。
當然這樣大規模軍械生產,卻也有南京政權的支援。
雖然南京政權在張軒的眼中,還是有些不大正規。但是羅玉嬌的努力之下,再加上新生王朝的朝氣。讓大家辦什麼事情都很有效率,而工部之中,這種效率更是最高。
所以才能在這麼短時間之內,生產這麼大量的物資。
但是南明卻是做不到的。
且不說,南明的六部屢次重建,固然有一些大臣統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明朝的政事都是小吏完成的,大臣們所做的不過是決策而已。而不管是武昌六部,還是長沙六部都缺少這方面的積累。
再加上馬士英與何騰蛟之間的暗潮洶湧。
明朝大臣黨爭都成為習慣了。
那麼馬士英與何騰蛟之間,有和衷共濟的想法,但是他們下面的人未必有這樣的想法。
再加上大明水師早就不成樣子,也沒有足夠的水師人才,連樣本都沒有。沈廷揚,黃蜚這樣的水戰人才,一一戰死,主持大局的人都沒有了。南明水師能有多厲害。
沒有一個完善健全,執行力強大的政府在,想要組建一支強大的水師,根本不大可能。特別是火器在水戰之中越發明顯的時候,組建水師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了。
所以周輔臣才有這樣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