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被南明鑽了空子,張軒即便是打贏襄陽一戰,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張軒此刻才感覺到,他的經驗什麼都有所欠缺。真正駕馭數十萬大軍,他還有所缺陷。
他本以為是天衣無縫的陣勢,被阿濟格輕輕一動,就捅出一個大窟窿。
張軒想要以守待變的計劃,就這樣落空了。張軒想了整整一夜,也沒有想出什麼萬全之策。
但是時間不等人。
這個關頭,留給張軒決定的時間,也不多了。因為任何訊息到了張軒手中,都已經不是第一手訊息。
張軒必須按照戰事發展趨勢做出預判。
張軒最後做決定,留羅汝才在宜城,留三萬士卒在黑雲祥的率領之下,護衛羅汝才。
而真正的大權卻在羅玉嬌手中。
張軒帶著近十萬大軍,準備穿過大洪山出現在棗陽城南,與清軍硬碰硬的來上一場的大戰。
這是這一戰,比張軒想象的要快,而且快得多。
當張軒到達新集的時候,就接到了最新訊息。
新集在大洪山西段,兩山之間的一個大鎮。
不過,大洪山山勢並不是多陡峭的,也就是這兩山之間,有十幾裡寬度。
足夠一場大戰了。
“棗陽城之中已經平靜下來,似乎有人看到了慶陽公的人頭。”鄭廉說道。
張軒聽了之後,一陣沉默。
他回想起李汝桂,他與李汝桂的接觸並不多。但是張軒心中卻不免生出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並列大夏六公,這才幾日功夫,就身首異處了。
張軒說道:“上奏陛下,請求追封慶陽公為郡王。”
“是。”鄭廉連忙寫奏摺。
此刻大夏的玉璽就在羅玉嬌的手中,這種奏疏一上一個準,根本不用多想。
“國公。最新訊息,清軍動了,大軍南下,向我們而來了。”
張軒心中一動,此刻反而安心了。
就打仗而來,兩軍交戰的時候,反而是後半程了,前半程的都是各種各樣的準備算計。
這種戰略上的佈局,張軒有力不從心之感,但是簡簡單單的交戰,張軒卻是輕車熟路。多少次打了下來,早已熟悉了。
這樣一來,進如張軒熟悉的節奏之中。
“傳令下去。”張軒說道:“各軍就地紮營,派人佔據兩側山峰。”
“準備接戰。”
“是。”鄭廉說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