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醒了。
是在滬海醒來的。
滬海的醫生是高水平的。
這對乾州來說,是個好訊息。
但對黃明來說,不是。
他睜開雙眼,恢復意識,就要面對自己已經被去勢的事實。
這對黃明來說,是身心俱焚的打擊。
作為一個男人來說,他完全不夠格了。
同時,他還得知丁震兼任了市委書記的位置。
但這還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紀委在病房宣佈對他立案調查。
他當時有一種絕望,這種絕望名叫:我為什麼還沒死。
紀委之所以調查他。
是因為和他喝酒的老闆,尤其是給他提供藍色小藥丸的老闆主動招供了。
這位老闆的心理素質顯然不高,他竹筒倒豆子,將這些年與黃明的‘私下交易’全部和盤托出。而且還提供了相關證據。
證據鏈是完整的,所有資訊是真實的。
坦率的說。
本來沒有人想查黃明。
但有時候,運氣這東西很難說。
又或者說,自作孽不可活。
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將黃明推向深淵。
同樣的,王清華現在也是惴惴不安,他到乾州考察的時候,明顯神色憔悴。
他擔心黃明現在的心理狀態,尤其擔心他的嘴巴夠不夠嚴實。
王清華和黃明是一條藤上的瓜,黃明是他極力推薦擔任乾州市委書記的,而且黃明和他有利益往來。
如果黃明供出他來。
他很難全身而退。
王清華到乾州來,是為了檢查各項接待措施的。
在這方面,他非常仔細,非常認真。
各方面的瞭解都非常深入,確保萬無一失。
而他越瞭解,越發現清河的‘強大’。
之前,他對蘇希是帶了有色眼鏡的,他從內心裡不願意承認蘇希的成績,甚至私底下腹誹,認為清河的成績都是靠上面砸資源砸出來,以及蘇希透過個人背景拉來的各項投資。甚至對清河的DP資料嗤之以鼻,稱之為好大喜功。
可這一次,經過深入調查。
他發現,清河在各個方面都超越了省城。
不僅僅是清河的硬體條件,更重要的是治理模式。他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現代化,什麼叫做人情味,什麼叫做‘為人民服務’。
清河的營商環境,政府透明度以及服務意識,讓他感到汗顏。
此外,清河在科技領域實實在在的成績,更是讓他瞠目結舌。
他對丁震感慨:“真是滄海桑田啊。上次來乾州的時候,還是發生山體滑坡的時候。沒想到短短兩三年時間,竟然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怪不得人都往乾州跑,蘇希在治理城市這一塊,確實有一套。在搞發展建設這一塊,更是獨一份。放眼全國,也沒有幾個官員有他這種能力。他已經具備管理特大型城市的能力。”
“未來是屬於他的啊。”
王清華髮自內心的感慨。
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認可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