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武媚娘喃喃念道。
又對一旁已經痴了的上官婉兒說道:“真是好詩啊,你可知道此人。”
上官婉兒聽到天后詢問才從恍惚中回過神來,再次看了林昭一眼,連忙搖頭道:“天后,婉兒從來沒有聽過此人。內衛也沒有記錄。”
朱夫子已經雙眼迷離,兩點濁淚從眼角流淌下來,似乎憶起了過去的時光。
太平公主看著漫天的霞光,聽著耳邊的讚歎,兩眼亮晶晶地仰視著林昭,覺得以前那些愛慕和仇恨都隨風遠去了,眼裡只剩下眼前這一道身影。
想到仇恨,太平公主突然一個激靈,又遠遠看了一眼武媚娘,咬牙切齒地想到:“不能忘記,我與姓林的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一定不能放過他。”
“李公子修為高深,足智多謀,我得想辦法求求他,讓他幫我報仇雪恨,到時候把姓林的扒皮抽筋、挫骨揚灰,然後.......”
如此遐想著,她似乎陷入美夢之中,痴痴地笑了起來。
“姑娘,那位仁兄是跟你一起的?姑娘可否告知他的來歷?”
正在這時,太平身邊的中年儒生把她從痴想中喚醒過來。
太平迷離的眼神頓時恢復清明,有些不爽地瞪了一眼求知若渴的儒生和瘦子,沒好氣道:“他是李白,字太白。”
雖然心中不爽,但為李公子揚名的事情,她卻不想耽擱,忙把林昭的化名報了出來。
兩人如獲至寶,頓時與有榮焉地向身邊人傳遞了下去。
不一會兒,在場所有人都知道了場上李白的名字,紛紛幸災樂禍道:“東嶽書院有什麼狂的,我京城李太白一首詩就將他們比得體無完夫。”
他們雖然佩服林昭的詩才,但更討厭東嶽書院那種目中無人的態度。
尤其是出身京兆府的讀書人。
他們是東嶽書院嘲諷的重點,只恨自己沒有詩才,比不過左明允,才萬般忍耐,但憋屈之感卻是無以言表。
如今林昭從他們中間出現,一首詩壓過左明允,讓他們大為解氣,終於產生了同仇敵愾,揚眉吐氣的感覺。
於是紛紛對東嶽書院的學子嘲諷起來:“誰說我京城沒有人才?左明允出來,繼續作詩,看能不能比過李白公子。哈哈......”
東嶽院長歪著身子,對自己書院的夫子道:“去問問這個年輕人的來歷,若還沒有進學,就拿著我的名帖去召他入學。”
就在他說話之間,朱夫子已經從迷離清醒過來,忙擦去眼角的淚痕,起身對林昭道:“年輕人,可願入我集賢書院修行?老朽願親自收你為弟子。”
眾人頓時露出吃驚之色,只是一首詩而已,竟然讓這位三大的院長如此迫切地收入門下?
那些學子更是臉露羨慕嫉妒之色,朱夫子在儒林地位崇高,稱一聲泰山北斗也不為過,而且是大唐的底蘊之一,竟然親自招攬林昭,這是何等幸事。
林昭拱手為禮,朗聲道:“李某本是浪跡江湖之人,志在斬妖除魔,護我人族,非是治學研經之人。”
說完,一揮衣袖,轉身欲回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