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花木蔥蘢的的季節,道邊植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跟著三五成群計程車子,很快就看見了一座鬱鬱蔥蔥的大山。
集賢書院就在山陰之中,山腳還有一條小河流淌而過,環境清幽,景色秀美。
就在飛簷半露,亭臺隱現的書院之中,還有一股清揚之氣在半空升騰,讓人心生充足之感。
林昭二人越過青石拱橋,就到了一個巨大牌坊之下。
那牌坊上寫著“明德正心”四字。
太平介紹道:“前朝大業年間,有幾位大儒為了給百姓請命,被妖魔算計,傷了根本,太宗皇帝當時見他們灰心喪氣,就出錢給他們修了這集賢書院,讓他們教書育人。”
“那時,太宗皇帝還只是一個世家公子,還將家傳的五色七絃寶琴賜給了他們,因此高祖起事時,很多集賢書院的弟子都出山幫忙,為大唐立下了漢馬功勞。”
說到這些,太平公主眼裡不由出現了些自豪之色。
林昭點點頭,也對集賢書院有了大致的印象,總得來說,這算是一座皇家書院。
再往裡面走,已經開始有千牛衛計程車兵戒嚴。
太平毫不在意,甚至沒有拿出令牌,千牛衛的守門士卒已經將她認了出來,但為了安全,這些士卒還是拿出腰間的氣息感應玉環測試了一下,才連忙行禮。
此時,集賢書院最大的庭院中已經站滿了人,中間跪坐的是東嶽、集賢、白鹿書院的學子,在前方廳堂下,走廊中坐著天后和書院的大儒。
太平公主帶著林昭進來後,並沒有去找武媚娘,而是跟四周看熱鬧的人群站在一起,不斷的點評。
現在三個書院已經進行了解經比試,東嶽書院不出所料地勝了一籌,也讓四周看熱鬧的讀書人產生了些高山仰止的感覺,覺得自己上去沒有人家那樣出彩。
現在正在正在進行辯經,就是書院的學子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而另外兩個書院進行辯駁。
這個環節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若是能駁倒在場所有人,不僅本人會名利雙收,他的觀點也會記入儒家經典之中,留名青史。
所以大家十分積極,不時有人提出一句自己的想法,參與進辯論之中。
不過在這方面,明顯也是東嶽書院佔優,不僅其他兩個書院,對四周觀看的京城讀書人都被駁得體無完膚。
太平公主見東嶽書院裡一個書生揹負雙手,傲氣十足,有點氣憤道:“這人是誰?為何如此小視我帝都的讀書人?”
站在他們身邊的一箇中年書生無奈地搖搖頭道:“那人是東嶽書院院長的弟子,左明允。”
“誰叫咱們不如人家讀書讀得精深呢,被小視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他旁邊的一個瘦子有些不服道:“看他的樣子明顯是有備而來,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不然勝負尚未可知。”
正在這時,廊上一個中年儒生站了起來道:“此場東嶽書院勝。”
說完,他就退了下去。
武媚娘對東嶽書院的院長詢問了幾句,笑道:“諸位學子寒窗苦讀,精研先賢經義,都是國之棟樑,當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