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一些低劣的做舊古籍在市場上流通,但那種玩意兒只能騙騙什麼都不懂的外行,稍微懂一點都不會上當。
韓景陽是正兒八經的考古專業畢業,自然不會看走眼。
不過,這不是關鍵。
關鍵是他在拿到這一冊古籍的瞬間,鑑定術直接給出可鑑定提示。
有點意思。
這古籍也能當風水道具使用?
韓景陽戴上手套,用牙籤小心翼翼挑開書頁翻了翻,簡單鑑定一番後對迷彩服道:“這書沒問題,你打算賣多少錢?”
“你看著給。”
“這是一套晚清時期一個叫墨香堂印刷的《論語》,總共十六冊,不全,而且用的也不是好紙,是最次的竹紙,你看這竹子纖維都沒打碎,印刷水平也一般般,品相也不好,所以我只能給你一千二。”
這是標準的市場價。
不對,就這種東西根本沒什麼市場行情,因為幾乎沒有人買。
這麼一堆印刷質量很一般且內容也沒什麼特別之處的古籍,在這市場上扔一百年都不見得能賣出去。
一千二隻是個象徵性的市場價。
就像某些人寫的歌,軟體裡標價五塊錢,但就是沒人花錢購買。
一個道理。
迷彩服卻想都不想地答應下來,甚至帶著點迫不及待的表情:“好,一千二就一千二,給錢吧。”
拿到錢,轉身就走,連書包都不要了。
迷彩服這麼著急,是因為已經問過好幾家古玩店,有的直接不要,有的只給三五百,韓景陽給的一千二是最高價。
此時不賣更待何時?
韓景陽同樣激動。
把手放在一堆書冊上。
“叮:發現可鑑定道具,是否鑑定?”
“是/否。”
“是。”
“名稱:光緒年竹紙印刷《論語》十六冊。”
“品級:七品。”
“屬性:勸學+2。”
“技能:溫故知新。”
臥槽!
又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