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都去哪兒玩兒了,還介紹說,哪家的豆汁最地道,外地人怎麼才能喝慣那個口味。包括,這個豆汁怎麼來的都給我講了。【】期間,前排座的還插嘴說,不是他講的那樣兒,什麼慈禧太后根本不好這口。
這大叔說了,你認得慈禧那老太太還是怎麼著,你怎麼知道她不好那口?
總之,幾個人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給我講京城裡的一些老典,老故事。
一路上話題很輕鬆。
車走了一個多小時,拐進一條街,找個位置把車停下來後,我們拐進了一條衚衕。
衚衕七拐八拐,就到了一座位於老城區裡的小四合院門前了。
幾十年前,住在京城四合院裡的人,瘋了一樣的往樓裡去擠,為能搶到一套住房可以說是不惜血本。
幾十年後,有錢人瘋了一樣扎堆兒買京城的四合院。
現在這四合院,位於城區裡頭的,自個兒住的,那真真是一個牛X了。
當然,要是一堆人擠一塊兒住那還不行。得是自個兒一家人住在這裡頭,才叫真有錢。
到門口有人摁門鈴。
接下來,有人在裡邊把門開啟了。
抬腿往裡走的同時我看清楚開門的人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媽子,瞧那模樣兒打扮什麼的,估計是這裡的家政服務人員。
院子不是很大,在中央一個葡萄架。架子底下有一個穿了白棉練功服的老頭正站在那兒去逗掛在架子上的鳥籠子裡的一隻小鳥兒。
我進來,一直跟我說話的那大叔就向老頭說:"七爺啊,我把人給你找來了。"
"噢!"
老頭應一聲,就轉過身來了。【】
我打眼一瞅,就看出來這老頭兒是個練家子。他兩眼精光內斂不說,面板油潤粉白,估計那歲數也不小了但看上去一點都不老。
身上唯一顯老的地方就是那一頭的白髮,如果沒那白頭髮說他五十出頭絕對不誇張。
我在這裡,老頭兒相了我幾眼說:"嗯,小夥子不錯。好架子,好底氣這身功夫看出來是花了苦力一點點磨出來的。過來,過來,坐,坐,不要緊張,不要緊張。"
"四兒啊,你去泡兩碗茶來。"
三個中年人中,有一人應聲兒就奔去了屋裡。
我走過去在老頭兒指點下坐好了。
不大一會兒,中年人端了兩個蓋碗出來,分別放在了我和老頭面前。
老頭一笑:"年輕人,多喝喝茶,清清心,就沒那麼大的火氣兒了。"
我笑了下端起蓋碗,見裡面泡的綠瑩瑩的幾片茶葉極是秀氣。於是端起喝了一口,很好喝,很香,有種炒豆子的味兒。
老頭兒放下蓋碗看我一眼,忖了忖說:"你前幾天打了一個人,那人的確不怎麼地!挺敗類個東西。可沒辦法,他後邊的人面子大,求到我們這兒了。所以,我不得不出面然後跟你講一下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