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講過了淮南子的事兒,我和馬彪子又問小樓宗奎哪兒去了。小樓說宗奎出家了,跟一個老和尚出家的,說是先要行腳。就是用兩腳透過乞食的方式走遍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並且還是日食一餐,過午不食。如此走遍中國之後,宗奎就要跟這老和尚去一個寺廟隱修,末了直至生命終結。
此外小樓講了,兩人乞食著裝什麼的,還有對外身份並不是僧人打扮,而是普通人裝扮。這樣一來也是避免讓世人有分別心。覺得施食僧人會有福報等等。
反正人家給什麼就得吃什麼,說句不好聽的,給再髒的剩菜剩飯,他們兩人也得一口口吃的乾乾淨淨。
我聽了這話,只覺得心中忽地升起一股說不出的情緒。
這老和尚當真是一個得道高僧啊。他以普通人方式去要飯,是真正的要飯,試的可是真正世人的心。世人給了一口飯,得的卻是真正無邊的福報啊。
大道無形,佛亦是如此,講究的就是一個潤物細無聲,於無形之中,體現了大慈悲,大胸懷,大福報。所見所求一切皆是虛妄,唯獨真正一顆本明的心。才是永遠不變的。
這大和尚,真高人!今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跟這和尚見上一見。
聽完了小樓講解我們又聊了會兒別的。末了,小樓要跟馬彪子幾人先回店裡,我惦記那本書中書的事兒,就先跟大夥兒告辭,獨自一人回到周師父小院,鎖了門後我安心地開始翻起了那本淮南子。
這本書我看了很多,不說全背下來吧。也有很多的心得。總之寫這書的人在古時候是相當有水平的,但僅此而已,並無實證實修的那種指引。
現在我又重新拿出來翻閱,感覺還是如此,當然了範鐵雲前輩的書法那是一絕,真真的金鉤鐵劃,非常的漂亮!
我反覆看了一會兒書,忽然我感覺這書皮兒好像是有什麼問題。
原因是這書皮厚啊,特別的厚實。初始也沒太再意,就是覺得這可能是範前輩擔心馬彪子弄壞了,特意加厚的書皮。但現在看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兒。
我又拿起端詳一番,發現這是線裝書,於是我想了想後,乾脆一狠心,拿了個小剪刀。將訂書的棉線給挑斷了。
這樣,我就把整個書皮給取下來了。
拿下來後,我把屋裡的燈光打亮,對著一照,妥了!裡面竟然浮現了很多的字。
好傢伙,原來這果然是本直白的書中書啊,這藏的方法真的是很簡單很落俗套,估計也是怕別人找不到吧。
當下我又找了把裁紙刀,把書皮平放到寫字檯上,沿著邊角仔細看了又看後,我用刀小心將書皮邊角切開。
慢慢一點點,末了裡面的東西終於出來了。
我拿出來一看,這竟然是三頁用不知名材料製成的,真的是薄如蟬翼的紙張。再看紙上的字,那字小的微乎其微,說誇張點,比蚊子腦袋還要小,不過對我來說,我這眼神兒還能看明白。
於是我看了一眼,但只看一眼我就收不住勢了。
書的名字叫,擲雷真人註解'譚子化書'
這上面寫著,'譚子化書'是唐末道家的一位譚姓高人所著,然後擲雷真人寫的序,這擲雷真人則是一位宋代的修道人。
而這本譚子化書講的是什麼呢?講的就是世間的'化'之道。
比如書中有段是這麼寫的,'目所不見,設明鏡而見之?耳所不聞,設虛器而聞之。精神在我,視聽在彼。'
擲雷真人的意思是講,人之所以能看見,全依賴物質表面反射光源,耳朵能聽到,全依賴聲音在空氣和物質之間來回的傳播。那麼如果沒有物質的反射,沒有傳導聲音的介質傳播人還能看見聽見嗎?
擲雷真人講,那個時候,我們的耳朵,眼睛就聽不見,看不見了,但是我們的神,能夠知曉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