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宣旨。”
繁瑣的婚禮完畢,朱厚照看向劉瑾吩咐道。
劉瑾當即會意,拿出一卷詔書高聲喝道:“皇長子啟元......”
一通工整有序的廢話過後,重頭戲終於來了,群臣都在猜測這或許是冊封太子的詔書,就連大明諸皇都是這麼認為的。
但,他們還是猜錯了!
“......現加封汝為靖王,入豹房輔政,望爾克己勤勉,公忠體國,福澤天下。”
靖王?
不是太子?
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想到竟會是這麼個結果。
大明諸皇,太武朝一眾文武群臣,都想不明白朱厚照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朱厚照就朱啟元一個兒子,不封太子封靖王,這其中究竟在玩什麼花樣,難不成朱厚照想另立他人為太子?
那絕對是不可能的,朱厚照是個什麼樣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多數人都看不穿朱厚照的用意,然而在一些聰明人眼裡,朱啟元的靖王,可是代表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靖王啊,好一個靖王!”
老朱意味莫名的笑了笑。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大明諸皇都不是愚笨之人,很快就反應過來,明白了朱厚照的用意。
封王而不是封太子,不是朱厚照要放棄了朱啟元,而是他更重視朱啟元,是他對這個兒子的殷殷期盼。
靖,這個字的蘊意只要不是文盲都懂,加上朱厚照的心性手腕,這一字之重,便遠超太子。
楊一清,楊廷和,張懋等大臣亦領悟了靖王二字背後代表的意義。
從劉瑾手裡接過冊封詔書,朱啟元還有些懵,倒不是嫌棄靖王這個封號,而是還沒做好接觸朝政的準備。
整日面對處理不完的朝政事務,浪蕩慣了的他一時間很難適應過來,他又不像朱厚照,有龍主這麼個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代為幫忙處理朝政。
有心拒絕,然則大庭廣眾之下,多少雙眼睛盯著呢,他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也得顧忌他老爹朱厚照的顏面,只能咬咬牙認了。
身為太武朝唯一的繼承人,遲早都是要接觸朝政的,只是這一天來得比他預料的要早罷了!
“憑什麼一切都是你的,憑什麼?”
弘治帝朱佑樘身邊,朱厚照的便宜弟弟安王咬牙切齒的看著朱厚照父子,內心恨意滔天。
安王,安王,安份守己,平安一生,可是他不甘心啊,本有機會君臨天下,卻因朱厚照而化作泡影,讓他怎能不恨,怎能不怨。
怨毒的目光在朱厚照父子身上來回徘迴,內心咆孝不斷,發誓要讓朱厚照父子付出慘痛的代價。
......
婚宴結束後,朱厚照陪著老朱,朱棣等大明諸皇飲酒暢談,直至喝得酩酊大醉才散去。
至於是真的醉了,還是假的醉了,那就只有他們本人才清楚了。
一身修為幾近仙道,抬手間破滅山河,崩碎星辰,這樣的體魄能喝醉嗎?
若是醉了,那就不是酒醉,而是心醉。
“朱厚照給他的兒子封靖王,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回到寢宮,醉的不省人事的老朱一下子就醒了,冷哼一聲,極其不爽。
同樣的畫面又在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人身上重演了一遍,一個個都是演技精湛的主兒。
太武朝一眾大臣也是針對朱啟元獲封靖王一事展開了激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