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乃國家之本,陛下怎可如此輕賤對待。”
一群大臣跪在老朱面前,臉色像是吃了死耗子一樣難看。
洪武朝的文人日子本來就不好過,要是再把種種優待文人的政策剝奪取消,那讀書人豈能還有出頭之日。
難道淮西武夫要一直凌駕在他們頭上不成?
“哼......”
看著底下一幫大臣鬼哭狼嚎的模樣,老朱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只是宣佈剝奪關於文人的一些優待政策,為改革變法做鋪墊,提前試試水,這些人就敢跑到他面前哭喪。
要是等他宣佈全面進行改革變法,那這些人豈不是得鬧翻天。
宋朝趙家兒是真的把這些個士大夫養刁了,讓他們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只要觸及他們的利益底線,他們誰都不怕,誰都敢叫板。
“劉先生,李先生,關於此事,你們怎麼看?”
老朱目光看向劉伯溫與李善長。
此舉無異於將劉李二人放在火架上烤,讓兩人嵴背發涼。
他們一個是浙東黨力捧的文壇大家,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沒有浙東黨的幫忙,劉伯溫名聲不會大到天下皆知。
一個則是淮西黨的老大哥,縱然徐達,湯和對其也要禮敬三分,主掌中書省大小事務,被老朱譽為“吾之蕭何”,大明開國六公之一。
但不管立場怎麼樣,他們都是文人,既是文人出身,又怎會自損文人群體的集體利益。
他們可不想被人在暗地裡戳著嵴梁骨問候祖宗十八代。
“陛下乃天下之主,陛下想怎麼做,一言可決!”
李善長是個老狐狸,說話自然很有水平,這話說的,既不得罪老朱,又不會讓自己成為天下文人指責的物件。
取消天下文人的福利優待政策,全都是皇帝的主意,跟我李善長有什麼關係?他可沒有說過一句不利於天下文人的話。
“臣也這麼覺得!”
劉伯溫趕忙跟著附和道。
與李善長對視一眼,兩個向來不對付的政治敵人此時竟然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這官不好當啊!
殺性極重的洪武皇帝惹不起,天下文人士子更是不敢得罪。
“臣認為陛下之決定實乃公道至極,天下文人眾多,享受朝廷優待者,更是不知凡幾,這對朝廷財政支出是一個極大的負擔,將所有優待政策取消,朝廷運轉也能輕鬆些。”
儘管反對的官員很多,但朝堂這個大染缸,從來就不缺乏異類,更不缺想要往上爬的人,這不,急於上位的楊憲就蹦出來了。
楊憲是個徹頭徹尾的官迷,權利慾望極重,為了能迅速升官上位,可以不擇手段。
得罪天下文人,那又怎麼樣,只要能往上爬,楊憲壓根就不在乎,他無比的清楚,在洪武朝,朱皇帝才是天,只有抱緊老朱的大腿,他才能爬到更高的位子。
天下文人,說起來挺厲害,什麼刑不上士大夫,什麼才子風流,什麼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全都是狗屁,在洪武朝,皇帝讓他們死,他們就不可能活。
刑不上士大夫,老朱殺掉的文官士人還少,所謂的山東二賢是個什麼下場?那些個戴枷辦公的官員又是怎麼回事?
沒有膨脹的楊憲,頭腦絕對是一等一的聰明,他對局勢看得明明白白,天下是姓朱的天下,不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
起碼,在洪武朝不是,從亂世戰火中殺出來,一手締造大明江山的老朱絕不會慣著他們的臭毛病。
“說得好!”
楊憲的一番話深得老朱讚許,養一堆除了風花雪月,其餘狗屁不通的文人,他又不是錢多了沒地方花。
與其花錢養一群廢物,還不如學著朱厚照建一座屬於自己的“洪武學宮”,廣納天下各種精英,自己培養人才自己用,再也不用受文人群體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