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故作惋惜道,楊一清想入內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相信楊一清是個聰明人,會明白該怎麼選擇。
接下日月學宮,內閣次輔就是他的,不接,那就不好意思了,內閣次輔還是換個人比較好。
楊廷和,費宏,王鏊,嚴嵩......想做內閣次輔的人多得是,願意背鍋的也有。
楊一清多聰明,瞬間就明白了朱厚照的言外之意。可這種事真的很難做出決斷。
日月學宮,百家爭鳴,勢必會引起天下讀書人的強烈不滿,屆時必然會鬧出一番動靜。
經過朱厚照的一番大清洗,造反鬧事估計沒人敢幹,但口誅筆伐一定少不了,他就是朱厚照推出去承擔天下儒學士子怒火的一個工具人。
若只是單純的充當工具人,楊一清倒也不在乎,反正在皇帝的眼裡,誰又不是棋子,誰又不是工具,他是害怕,自己會因此遺臭萬年。
“日月學宮,匯聚大明所有精英學子,能主掌此神聖之學府,老臣幸何如之!”
思慮再三,楊一清還是接下了朱厚照遞過來的燙手山芋。
不是他沒骨氣,實在是內閣次輔的位子太誘人了,他抵擋不住。
他這個武英殿大學士,也算是內閣重臣中的一員,凌駕在文武百官之上,可是跟內閣次輔相比,又差了許多,一個是內閣二把手,一個是內閣普通人員,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楊卿願意主掌日月學宮,朕心甚慰,以內閣次輔之身而教育天下學子,為大明培養出源源不斷的人才精英,此傳出去,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其實,真要論起來,楊一清絕不是主掌日月學宮的最佳人選,教化天下學子,有誰比王陽明這個當世聖人更有經驗,要背鍋,又還有誰比嚴嵩那不要臉的更適合。
之所以選上楊一清,原因有二,其一,楊一清在士林威望頗高,在朝廷也是位高權重的重臣,把他推出去承擔儒家的怒火,天下人也不會覺得奇怪。
居高位者,總想做出點與眾不同的成績來,也是不難理解的事情。
其二,打壓一下楊一清,免得他生出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楊一清此人能文能武,單純就能力而言,滿朝文武,僅次於王陽明一人,不論是在軍方,還是在朝堂,都威望極高。
不壓他一把,朱厚照怕他自己作死,內閣首輔的位子,在王陽明變法未成之前,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楊一清。
王陽明敢為天下先,楊一清卻不敢。
“皇爺.......”
這時劉瑾走過來對著朱厚照耳邊咕噥了兩句,朱厚照瞬間變臉,隨意說了一句:“楊卿鎮壓各地宗族作亂也辛苦了,且先回去休息吧!”
楊一清不知道劉瑾對朱厚照說了什麼,但既然朱厚照都趕人了,他又怎會厚著臉皮留下:“老臣告退。”
“快請王卿來見朕。”
楊一清剛走,朱厚照立即向劉瑾吩咐道。
鼕鼕冬
手指不斷敲擊著桌面,朱厚照此刻的內心就好像翻滾的岩漿,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
事關他的變法成果,他平靜不下來,也無法保持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