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愛卿想必都知道了大量官員試圖逼宮之事了吧!”
朱厚照率先開口道,語氣雖平澹,卻讓群臣不寒而慄。
一場堪比乃至超越胡惟庸桉的大清洗要開始了。
整個文官集團全部落馬,牽扯人數之多,涉桉人員之廣,簡直恐怖如斯,大明官場要發生大地震了,新的朝政格局即將開啟。
“逼宮犯上,此乃十惡不赦之大罪,臣認為應該嚴辦。”
大學士毛紀鄭重其事的道。
“臣等附議!”
其他人也都表示必須嚴懲,他們與文官集團本就是政敵,這時候要是不落井下石,才是奇了怪了!
“凡是參與逼宮的官員,及其家人親卷,全部發配遼東。”
朱厚照秉行一貫的“仁慈”作風,文官集團一個不殺,全都丟去開荒種地,什麼時候沒有利用價值了,再送文官集團解脫也不遲。
他都不禁為自己的“仁慈忠厚”點贊,古往今來,參與逼宮造反的官員,結局最好的都是滿門抄斬,嚴重點誅滅九族都有可能。
像他這般不殺一人,仁德為先的皇帝,實在是不多見,以“仁”著稱的漢文帝,唐太宗,宋仁宗,都遠不及她。
自我感動一秒鐘!
然後就開始了重新了官位的重新分配調整。
將文官集團全部一網打盡,痛快是痛快了,但後續帶來的影響也是真的大,文官集團勢力遍佈朝廷各個部門,不快點把空缺的官位填補上,朝廷只怕要短時間內陷入癱瘓狀態了!
而這也是許多皇帝很討厭文官集團,卻又不敢輕易動他們的原因,人員遍佈朝廷各部,朝廷運轉離不開他們!
也是倒黴遇到了朱厚照這麼個心狠手辣,且肆無忌憚的主,不然文官集團說不定還能風光個幾十年。
經過一番調整,在李東陽請辭的情況下,王陽明升任內閣首輔。
在各地鎮壓地方宗族作亂的楊一清從文淵閣大學士升任內閣次輔。
坐鎮西南的楊廷和加封武英殿大學士。
光祿大夫梁儲升任吏部尚書,掌吏部
王左掌戶部
王瓊掌兵部
劉宇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升任禮部尚書,掌禮部
洪鐘掌刑部
李裕掌工部
武英殿大學士費宏,文淵閣大學士王鏊,東閣大學士毛紀,謹身殿大學士蔣冕,光祿大夫劉忠......
除內閣與六部有所變動之外,其他幾乎沒什麼變化。
洪鐘精通武事,兵法嫻熟,朱厚照有意讓他進入軍隊體系,但如今五軍都督府還未改組完成,只能讓其先任職刑部。
工部尚書李裕則是年齡老邁,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主掌工部的人,只能讓他先幹著。
“王卿,空缺出來的官員,你就多操心一二,從翰林院空閒的翰林學士之中提拔任用,務必在最短的時間裡,讓朝廷各部恢復運轉。”
朱厚照對王陽明囑咐道。